“第三嘛,一定要小心傅宏!那小子雖然被我們擊敗,但時刻都會想著反擊。”
“中原的大涼軍雖然難纏,但我們不能放松對傅宏的提防啊!”
說到此處,祖戰的語氣又有些低落下來。
……
事實證明,祖戰的擔憂是極有道理的。
傅宏作為東部涼州的大諸侯,本身也有數萬騎兵,即使在與祖戰的決戰中大敗,殘余的騎兵也有三萬。
本來,他們是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士氣和勇氣。
但是,大涼軍殺出來,而且接連打敗了祖戰,幫助他們有了再次與祖戰軍交戰的勇氣。
其實涼州諸雄,互相爭斗的戰前比拼是非常簡單粗暴的,就是比誰的騎兵多,誰的盟友多。
傅宏的軍事能力一般,不過也是涼州的老油條了,私下里也在不斷地計算著祖戰現在手頭上還剩下多少軍力。
祖戰之前太過囂張了,派往關中的騎兵是大張旗鼓地行動,傅宏的老剿正是天水郡,哪怕被壓得在天水城中幾乎出不來,各種消息還是能收集到的。
他依然無法斷定祖戰的力量已經比他更弱,但是,他認為現在已經是祖戰最衰弱的時候了。
如果錯失了這次的機會,等到大涼軍被他們集中全力擊敗,或者他們自己撤回關中,那傅宏就更沒有打敗祖戰的機會了。
這就是項陽采用魏南的建議原因所在。
即使他并沒有跟傅宏結成真正的盟友,但是由于有共同的敵人存在,他們在平常行動時,不自覺地就會以祖戰為目標,形成配合。
“出擊!”
沒有人想到,最先對祖戰出手的并不是已經開始“敵對”關系的大涼軍,而是敗于祖戰手中的傅宏。
而且,傅宏集中了幾乎所有的騎后分起狂猛的攻擊!
傅宏雖然被壓制得只能在天水城附近活動,但在短時間內,反而是有很大好處的。
因為傅宏不需要為了守護其他的利益而分兵。
涼州之軍不擅長攻城,他可以只留下少部分兵力,依靠著天水城城墻進行防守,足足兩萬騎兵果斷出擊。
大家都是涼州的諸侯,互相也算知根知底,傅宏很清楚有哪些中小勢力的馬匪投靠了祖戰。
所以,他們的出擊極有針對性,也看得出來傅宏的奸滑之處。
縱然他已經算到,祖戰軍受到重創,應對他的兵力已經不足,傅宏依然沒有下定決心全力跟祖戰決戰,而是先從周圍的馬匪勢力著手。
傅宏希望從祖戰的反應,來試探出他們還有多少反擊之力。
傅宏這一次還真賭對了。
祖戰被他的動作氣了個半死。
他好不容易精打細算,籌措兵力,目的就是為了盡快展開對大涼軍的反擊,接應回他在關中的兵力。
對于傅宏的反擊,他有些估計不足,沒想到傅宏這么快就行動,而且也沒想到傅宏竟然集中了如此多的兵力。
祖戰明知道,傅宏的反擊是帶有試探性質的,若是他不給予堅決還擊,等于暴露了自己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