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完全抓住了敵人的心態,知道在如此緊急的時刻,涼州軍根本就來不及思考,只能憑著本能行事。
他真正用來擊敗,追殺敵人騎兵的,其實還是只能依靠著三千玄甲軍。
要以少量兵力追殺大量的敵軍,而且還要盡量做到令敵人“匹馬無法回涼州”,那么就只能在馬匹的體能上做文章了。
涼州軍并不缺馬,他們剛剛踏入關中的土地,每一名騎士至少有兩匹馬。
然而,在關中這么長時間,他們的馬匹已經消耗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后勤不足的情況下,在關中呆了很長時間。
雖然那些馬匹還能靠著關中渭水邊上較好的草來畏養,但是對于“戰馬”的體能補充是絕對不足的。
到現在他們一路又戰又逃,平均每一名騎士的馬匹甚至已經不到一匹半,對于一支純騎兵軍隊來說,已經是非常危險的數字了。
現在,他們又不要命地沖擊著前方的防線,易安每多成功防守一波沖擊,都能加大涼州軍的馬匹體能消耗。
三千騎兵當然不容易全殲一萬多騎兵,但是,若敵人的馬匹體能不足,那就另當別論了。
其實,讓涼州軍將領做出錯誤判斷的,不僅僅是現在的臨場算計,還有敵人情報的缺失,他們根本沒想到,本來應該在涼州與祖戰主力周旋的兩千多精銳騎兵,已經來到關中,等待著給他們致命的一擊。
易安將軍打得極為頑強,不論是兵力還是戰力,他們都遠不是涼州軍的對手。
但是,在炸藥包消耗盡之后,他們還是強行頂住了敵軍的兩波沖鋒。
吾軍出了涼州軍最后的三千騎兵。
一朝突破兵軍防線,涼州軍上上下下全都長松了一口氣。
正是因為這一戰打得艱難,所以他們的心頭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松懈的情緒。
在后方進行阻擊的騎兵直接丟下對手,不要命地向這邊的破口沖過來。
這時就看得出項陽的決定多么有先見之明。
若是他們真的要依靠著神威軍和神武軍來“全滅”對手,必定會被馬匹的速度甩得很慘。
沖破缺口之后,涼州軍依然不敢多呆,繼續向前猛趕。
在這里,大涼軍突然集中這么多的兵力給了敵人極為恐懼的感覺,他們生怕大涼軍還有后招,從心理上,覺得先全速離開這片區域再說。
就在他們匯合之后,快速行軍,體力消耗巨大甚至令陣型都無法保持之時,玄甲軍突然從側翼殺了出來。
“什么!為何此處還有一支騎兵!”
“那是大涼軍的騎兵!”
“快點兒整備陣型,擋住他們!”
敵軍將領都知道,現在的他們是絕對擋不住一支精銳騎兵的側沖,然而,現在卻也只能撕吼著讓手下們組織防線。
來不及了。
玄甲軍以有備沖無備,而且敵人一路急行軍,毫無陣型可言,怎么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形成防線。
而玄甲軍面對數量遠遠超過自己的敵軍騎兵,沒有絲毫慌亂之色。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