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若強行要設什么伏擊,那這只“餌”會先被他們吞下來。
吳鎮江立即帶領所有的大軍發起進攻,一路追擊。
他們沒指望著自己能解決掉數量比自己還多的魯真軍,但是他也希望能盡量多地殺傷敵人,減輕將來受到的壓力。
同時,吳鎮江這段時間在項陽那里受到了不少的打擊,他也希望通過這一戰證明自己和手下的戰力。
讓他沒想到的是,跟項陽會合之后,他卻更受打擊了。
這一次的戰機,根本就是項陽為他們爭取出來的。
人家突然從側翼殺出,抓住戰機一舉潰敵,這才逼得正面的安銘等大將不敢立足,只能掩旗撤退,又被吳鎮江在正面抓住了戰機。
“吳將軍作用甚大,若非吳將軍在正面吸引注意力,我們豈能輕易抓到這次的機會?”
項陽并沒有在吳鎮江面前夸耀大涼軍的功勞與戰力,反而非常肯定他們發揮的作用,讓吳鎮江心里非常舒服。
“陛下過謙了,我們其實也只是按照陛下的吩咐行動,還是您的指揮如神啊。”
吳鎮江心里非常清楚,項陽之所以安排他們在正面吸引敵軍的注意力,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那時候,他們也沒有膽量與魄力像大涼軍一樣發起沖鋒。
要知道,吳鎮江能調用出來的兵力,相對于大涼軍其實沒有絲毫的優勢,也就是說,他們也必定是要面對六倍以上的敵人。
哪怕吳鎮江知道,那時候他們很可能處于攻城之中,但是外圍必定有提防之軍,他若是冒然進攻,說不定就深陷敵陣,自己全軍覆沒了!
哪怕以事后想來,吳鎮江對于項陽與大涼軍的魄力也極為佩服。
當然了,巨大的風險,換來的自然是驚人的收益。
敵軍全力進攻安江之時,被大涼軍來了一記側沖,直接將他們擊潰。
再加上吳鎮江的反應也算及時,正面也給敵軍外圍的警戒軍隊造成重創,魯真軍集中了八萬大軍想要進攻他們,現在竟然已經被破解了!
以兩軍將士的反應戰情來分析,這八萬大軍只怕潰散了一半,哪怕有部分潰兵最后又回到宛城,這次敵人也損失了兩萬以上的精銳!
更重要的是,經歷這樣全面的慘敗,莫說這八萬大軍,就算是對整個魯真軍來說,都是極為嚴重的士氣打擊!
吳鎮江也能判斷得出來,魯真軍短時間內,絕不可能再組織起對他們的再次強攻。
“陛下,您的用意我完全明白了!”
“我軍通過冒險主動引誘魯真軍來攻,先對他們造成重創,這樣魯真軍短時間內不敢來攻,我們反而得到了先迎擊上庸之敵的機會!”
吳鎮江只覺得頭腦一清,所有的思路都融會貫通了。
從項陽判斷出,張越會從上庸大舉進兵開始,他就已經制定好了策略。
其中最核心的想法就是,借著張越與魯真兩軍并非一路,彼此間也不可能形成合作,想盡一切辦法打時間差!
通過各種手段延遲某方的進軍,然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