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與吳鎮江呆在一起,雖然處于守勢,卻是一直注意著敵人的動向。
易秋嫻處于敵后的位置,有些消息未必能第一時間送回來,有時通過正面張越軍的動向,也能判斷出后面糧道的情形。
最初,張越軍是很沉得住氣的。
那時他們剛剛派出了偃虎大軍回去處理糧道,張越覺得他們分出的兵力已經足夠多了,就算不能將敵軍鏟除,至少也能維持住糧道的安全。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張越軍的氣氛越發急躁。
“敵軍的后方糧道必定出了問題,我們的探子幾乎沒有看到敵軍的糧隊再出現給予補充。”
吳鎮江非常興奮,現在他也能感覺到形勢正在不斷變好。
張越軍的軍勢依然驚人,在兵力上完全壓制著他們。
但是,若得不到后方糧草補給,現在張越手上的軍隊數量越多,他們就越窘迫。
等到糧斷之日,敵軍軍心不戰自潰!
項陽也點頭道:“沒想到秋嫻做得比我們預計中更好,她現在不但是對敵軍糧道作出干擾,而且直接把糧道給截斷了。”
“只不過,漢中軍必定已經作出反應,這樣截斷糧道的行動不知道能維持多長時間。”
吳鎮江感嘆道:“現在可是再不敢小視那位女將軍了,不管她能維持多長時間,哪怕只是截斷到現在,也已經很了不起了。”
“現在的問題是,我軍應該如何來做?”
吳鎮江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想動這個腦筋了,直接求助于項陽。
目前的情況比較詭異。
張越的局面正在轉向不利,他們自己其實也能意識到,只不過若是真的發起反擊,在兵力上他們還是處于下風呀。
項陽決斷道:“自然要進攻,否則就白白浪費了易秋嫻制造的機會。”
“但是進攻的手段,就需要仔細思量了。”
吳鎮江聞言,看著地圖上標識的張越軍分布。
雖然張越軍已經心急,這些天過于狂猛地發起進攻,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但是他的陣型未亂,各部之間沒有隔開距離。
不論他們進攻任何一部,都會很快迎來敵軍的反擊。
吳鎮江看著地圖,眉頭緊皺,怎么都找不到破局之點呀。
項陽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出關鍵點道:“這次張越東來,完全是走得陸路。”
“從漢中至荊州,有一些河域非常險急,根本無法通過水軍,但是來到荊州之后,水流變寬變緩,就可以利用水軍的力量了!”
吳鎮江眼前一亮。
對啊,他自己還有一支不大不小的水軍呢。
之前吳鎮江之所以忽略掉,是因為他本來就是荊州之地的中下等勢力,面對比他更強大的勢力時,都會面對著更加強大的水軍,根本沒有從水上突破的機會。
但是,這次面對的可是上庸而來的客軍,自己的水軍可以在大江之中縱橫往來,根本不會受敵軍的制約啊。
“若是利用水軍的話,我們的確有兩處地方可以快速上岸,給敵軍以重創!不過接下來只能從水路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