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月影以她的角度,對項陽說明了對漢中軍事的認識,特別是對于很多將領的認識。
對項陽來說,這些情報非常關鍵,他畢竟不可能只憑著許伯安的一番話,就做出決定那些將領命運的決定。
許伯安也有自己的利益與立場,他的確為項陽立下了大功,但也只是一員功臣而已。
當然了,對孫月影也是一樣,他會更加平衡地看待兩人的觀點。
……
張越軍以極快的速度,決定了接受項陽的條件,全軍投降,同時也需要大涼軍對漢中軍進行接收。
所以,張越順理成章地提出了進行軍前受降的儀式,同時也是借此向漢中軍表明,他們已經是大涼朝廷的一員,他們將來要效忠的,就是陛下!
項陽對于這樣的提議自然不會拒絕,不過他只是進行了少許的改變。
這個受降儀式,若是在漢中城中進行,必定會更加有意義。
張越這下子,真是喜出望外了。
他苦戰多日都無法攻破的漢中城,現在要向他的大軍打開大門了。
張越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趕緊答應了項陽。
在他看來,項陽必定是接到他們愿意投降的說法之后,已經鼓出望外,忽略了最基本的防備。
那么,就讓項陽好好地為他的得意付出代價吧!
張越把這次交戰的各種細節,都向手下將官們做出說明,這一戰,他們雖然擁有著兵力的優勢,但也絕不容有失。
數萬漢中軍排著整齊的陣列向著漢中城走去,他們紛紛在城門處丟下了長矛,但是私下里,都在衣甲之內藏有短兵器。
只要張越一發號施令,他們就負責利用短兵器糾纏住守在城門處的大涼軍,而且憑著兵力與突然發難的優勢,強行進攻城頭。
雖然短兵器作戰還是有劣勢的,但是只要能保證城門不在第一時間關閉,后面那些還沒有丟掉兵器的將士會立即涌入城門,還有持弓銳士全力向城頭的大涼軍進行壓制。
萬事俱備,只等發難之時。
張越的心情無比激動,明明快要被逼入絕境,但是他卻得到了最好的翻盤機會。
這一戰之后,不僅他們漢中軍能收復漢中城,再集中優勢兵力,不惜代價的攻下冬陵關,這樣就恢復了關中據險而守的態勢。
更關鍵的是,大哥已死,這次能收回漢中的話,他張越就是名正言順的新“漢中王”,到那時,就更能順心順意地達成他的野心,集中整個漢中的力量向外擴張作戰!
張越壓下心中的激動,看到了已經有接近五千人進入城中,這樣的兵力足夠了!畢竟留有長兵器的將士越多,他們的作戰能力也就越強。
就在此時!
張越給手下親衛打了個眼色,他立即彎弓將一只響箭射向半空,箭響之聲響徹數里,所有的將士都明白,動手的時機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