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
項陽已經順利殺到北岸,而且當面之敵數量不多,戰備不整,正適合一鼓作氣地殺入河東腹心之地。
現在這種情況,你給再多的份額又有什么用,難道比得過他們自己把鹽池占據之后,隨便使用隨便調派?
董平的使者失望而歸,同時也加緊了將兵力向西調。
項陽不會給他太多的準備時間,他的大軍完成在北岸的集結之后,立即就對董平軍發起了進攻。
由易安和孫月影二人坐鎮水寨,與陳飛配合,盡可能地封鎖水路,同時守穩水寨作為后勤基地。
而項陽與易秋嫻親自帶領著玄甲軍向前突進。
只要不攻城,玄甲軍在河東簡直是無敵的存在。
河東之地雖然能交易到不少的馬匹,但他們自己的馬匹產量很少。
之前黑旗軍還在的時候,他們幾乎一統河東,有足夠的資格向外擴張,那時還養了不少的騎兵。
但是,董耀死亡,黑旗軍裂,河東內部都打個不停,自然不可能顧及到將來的對外作戰,所以河東之地的騎兵數量極少,根本無法與玄甲軍進行對抗。
項陽早就通過前來河東的商隊,以及新式的繪圖方式掌控了河東的地形圖,此時帶著玄甲軍,充分發揮了他們的速度優勢,一路穿插,以少量的兵力將董平的幾座大城之間的聯絡給切斷了。
等到步軍殺到,不給敵人任何反應的機會,直接攻城。
這時,董平的援軍未到,原來城中的防守兵力反而被董平調到了其他的戰線上,防守力量就更不足了,項陽一通強攻,直接攻下了幾座城池。
這下子,大涼軍有了穩定的落腳點,他們能夠更加順風順水地發起進攻。
項陽接收到了后方的戰況,跟易秋嫻一合計,干脆做出更加大膽的舉動。
他們已經帶著玄甲軍切入到董平的腹心之地,這時侯他們只要在這里存在著,對于董平的任何大軍都是不小的威脅。
不過,項陽大膽地帶領著玄甲軍,針對著董平的調兵,設下了陷阱。
董平現在絕對不敢再忽視大涼軍的進攻,哪怕其他戰線再吃緊,也要調派過足夠的兵力,對西線嚴防死守,不能讓大涼軍進一步擴大戰果。
特別是他要死死守住鹽池,這里是他的經濟命脈,絕不容有失。
項陽很輕易就猜測到了他的增援路線,然后帶著玄甲軍提前埋伏,等他們的大軍行經此處,立即發起進攻。
董平派來的兵力多達兩萬,不過他們完全沒想到會在這里受到敵軍騎兵的突襲。
項陽耍了一個小花招兒。
雖然董平軍知道,自己帶著騎兵殺入這附近,但是他提前將兵力在鹽池附近進行騷擾,看起來似乎只是對鹽池有什么企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