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項陽借以大義的名義作為包
(本章未完,請翻頁)
裝。
既然霍南雁說雁門軍守衛邊疆是為護百姓,那么項陽就以百姓之名來說服她。
霍南雁無法分清,項陽這么說到底是為自己的趁火打劫找說辭,還是真的將百姓放在這么重要的位置上。
霍南雁嘆了口氣,有些事情不可能憑三兩句言語來分辨得清,只有長時間的相處才行。
不過,相對于王仁青那種人物,至少大涼王朝還有值得觀察的機會。
何況從大義上來說,雁門軍作為大涼軍境守軍,為朝廷效忠也是理所應當的,這一點,與王仁青的作為也不相同。
“雁門軍上下,皆愿尊陛下之號令,雁門軍乃是為陛下而戰的軍隊,絕對不會成為大涼百姓之罪人,也盼望著陛下能早日安定天下,讓百姓恢復生活。”
“只是,塞外異族時常強攻邊關,我父身負守衛雁門之責,若陛下需要我軍效力,末將愿代父受陛下之詔!”
果然是將門虎女,這番話頗有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味道嘛。
不過,也能證明霍南雁的確是深受霍成的信任,這種決定她也能一言而決,表現出不輸于男子的魄力。
“那好!首先,我大涼王朝現在的目標就是取下河東!不論任何勢力,只要在河東阻擋朝廷,即為逆賊,朝廷必征討之!”
霍南雁大喜。
項陽這樣說等于側面答應了她最初的請求,兩軍聯合,對抗王仁青的大軍。
達成一致之后,后面的步驟就直接得多了。
現在王仁青的大軍還沒有在河東露面,所以,對于大涼軍來說,敵情未明,作戰計劃就無從展開。
不過,霍南雁自雁門云中而來,沿路必定經過并州部分地區,再加上他們對于王仁青軍的關注,自然能掌控非常精準的情報。
“據我軍探子觀察,王仁青派出了他手下的大將裴鶴出馬,帶領大軍六萬,其中多有騎兵,他們的先鋒應該已經進入河東,不過避開了各方探子。”
“裴鶴的想法應該是不想跟各方勢力硬拼,最后出手,目的是當他們出手之時,各方勢力已經拼得你死我活,再也人能反抗他們。”
“王仁青掌控著整個并州,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出戰,爭霸天下,卻只派出了六萬軍隊?”
孫月影對并州的情況不甚了解,只覺得那一州之地,地圖上看著也很大,而且風聞并州之民民風彪悍,應該軍力非常強大才對。
霍南雁笑道:“并州貧苦,向來養不了太多兵的,而且并州內部也并不太平。”
“不知陛下是否知道,其實在并州境內,有許多的城池還是掌握在地方官吏的手中,而他們對大涼王朝頗為忠誠。”
項陽點頭:“我們已有耳聞,而且嘗試著跟他們進行接觸了。”
霍南雁道:“那陛下應該知道,王仁青對于并州之地的掌控其實遠不如外人想象得那么嚴密,他需要先布下重兵監控這些城池,同時還要防止并州山匪,最后再分兵截斷通往雁門的外部通道,如此多方分兵,還能調出六萬大軍,已經非常難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