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倒了大霉的就是董平。
董平明明之前算是河東地區的第一等勢力,哪怕黑旗軍已經分裂了,他也繼承了最重要的大軍和地盤。
哪怕面對外部強龍級的勢力壓境,靠著防守之利再加上手上的實力,也能有一番勝負。
但是,在古時代爭霸之時,最重要的因素一直都是領袖本身的能力。
董平自己的能力還是太差了!
不管是用兵之能,還是在復雜環境下的聯弱敵強,再加上他本來就掌握著河東最肥美的地段,成為了外來強敵的主要進攻目標。
董平最后求饒未果,被岳虎大軍直接攻破城河東城,當眾斬殺。
岳虎的強攻先下一城,而且占據了河東最重要的城池。
表面上看,岳虎已經拿到最大的優勢,之后他甚至可以坐看其他人虎斗,然后由岳虎軍進行收網。
但是,在滅掉了董平之后,他們的進攻就很不順利了。
連董平的求饒都不同意,直接將他殺掉,而且董家幾乎被他殺了全族。
這樣的舉動,給了河東其他勢力極強的心理作用。
董平雖然與劉默等人為敵,但是他們都是當初老董耀提拔起來的,對于董家還是有幾分香火之情的。
現在董平與董家大部分男丁都被殺掉,劉默等人的心里也難以接受。
而且,平軍的下場,給了他們最大的警示,他們如果栽到岳虎軍的手中,只怕也是這樣的下場。
劉默與高綱同樣也受到了重創,所以他們果斷地調整自己的戰術。
首先,絕對不輕易在城池之外接戰,他們手上還有極多的城池,可以步上為營進行消耗。
岳虎軍強攻董平,打敗了黑旗軍最大的一股勢力,本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很難再一座座城池地推進。
同是城側翼,他們的軍隊化整為零,深入幾座山中而且利用好水系。
雖然他們的水軍不像大涼水軍那么強悍,能反過來壓制規模更大的岳虎軍,但是他們的長處在于對河東所有的支流水系非常了解,可以把對方耍得團團戰。
岳虎軍單單是在調兵.運糧上,就損失了二十艘大船!等于損失了三千多斤糧食以及千余士卒。
以岳虎軍的規模,當然可以不在乎這“小小的損失”,不過,這些損失積累起來,對于士氣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在陸地上,他們行軍之時,時常會受到山上下來的敵軍襲擊,當場就被打蒙,還沒等弄清楚對方的具體身份,人家已經跑了個沒影兒。
而且岳虎必須要面對的是洛陽軍的威脅,大部分的兵力都擺在了東側的方向,也使得他不可能全力對付劉默和高綱。
讓岳虎唯一放松的是,大涼軍竟然沒有主動進攻他。
按兩家的仇深似海,以及對于關中的爭奪主動權,照理是都不會放過對方才對。
岳虎是因為要更快地搶占地盤,但已經提前得手的大涼軍為什么出奇地安靜呢?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