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處雖然只算是一個大郡的地盤,但是人口不少。
漢中之地四面皆險,可以從容進行征兵與訓練。
而河東周圍的敵人都得到了極大的削弱,暫時只需要提防并州軍的報復即可,還有河東大量的錢糧作為依靠,征兵不難。
易秋嫻眼前一亮,她早就感覺到大涼王朝現有的兵力不足了,陛下終于下定決心要進行擴軍了。
這讓她暫時忘記了無法對岳虎進行全面反攻的不快。
項陽其實也是沒有辦法,其實照他所想現在還應該繼續在群眾之中打好宣傳基礎。
但是,現在他所掌控的地盤已經變得太大了。
荊州地區,完全是依靠著吳鎮江原來的班底在撐,現在守護漢中的,其實也是漢中軍原來的人。
雖然項陽已經征服了他們,讓整個漢中軍降服,但是這種情況時間拖得越長越容易出亂子。
他也需要將部分漢中軍抽調出來參與到其他地方的大戰,同時補充些其他地域的兵進入漢中鎮守。
現在在百姓中打的基礎已經不錯了,大家對于大涼王朝已經恢復了信心,進行一定的兵員征召,應該不會太大地影響民心。
另外,既然已經全取河東,那就要好好利用這個新地盤。
河東本身有發達的私鹽產業,這可比發展手工業省事兒多了。
以大涼時代的生產能力,河東之鹽,甚至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直接挖起來裝了筐就能賣錢。
不過,且不說項陽希望利用河東不錯的經濟基礎,令這里的商業活動更進一層樓,單是交通一項,就會極大地制約河東的發展。
再多的鹽,如果不能讓商隊快速運出河東,也是無法換成錢的呀。
項陽下令,把部分工匠從關中地區調往河東,在河東的腹地大規模地開煉制工坊。
既然各地的商隊已經自己前來河東,僅僅只運私鹽會不會太浪費了,不如多種產物一起販賣嘛。
另外,原地生產的石灰等物,也能好好地修修路,讓河東的交通更加方便,然后項陽還在這里建設了一座大型的造船廠。
即使現在還只最北方爭霸,但是陳飛的水軍已經多次建立奇功。
比如說,河東之戰最后的階段。
岳虎雖然逃回了長安,但他并沒有直接死心,還想著從長安再調大軍殺過大河。
因為項陽等人掌控了河東之后,兵力依然只有那么點,只要岳虎的大軍能過河,他們還是擁有兵力優勢,有機會正面擊敗大涼軍的。
可惜,項陽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準確地說,是陳飛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項陽果斷地給陳飛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止岳虎的進軍,河東必須盡快恢復秩序,而且盡量不要同時面臨南
(本章未完,請翻頁)
北兩個方向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