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也正因為王仁青軍潰敗得太徹底,所以主營很快就反應過來,憑著兵力太多,將正面戰場上多余的兵力再派了過來,哪怕士氣低落,也能靠著人數跟大涼軍死頂。
現在,他們也只有這一種戰術了。
……
遠處的太原郡邊緣位置,有些不知名的山頭分布著。
就連王仁青軍都搞不清楚這里每一處山頭的名字,這里的居民都少,只有山中獵戶,連名兒都起不了,全都是“石頭山”。
不管是否有名,只要王仁青的計劃成功,這片山區就將記入史冊。
外部勢力的探子,只知道王仁青將他手上的大軍分守在太原等大城之中或者是西部的草原上,但卻沒人知道,在這片無名山區,也隱藏了一支大軍。
他們正在用餐曬太陽之時,突然看到遠處隱隱約約出現了一道煙柱。
王仁青帳下大將陳鷹冷目看去,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這道煙柱,應該是由北部大營發出來的……”
后面的副將趕緊道:“那我們要快點兒準備啊,大帥吩咐,只要見到煙柱,我軍就殺出來接應北大營,內外夾擊,狠狠地反擊大涼軍與雁門軍。”
陳鷹疑惑地道:“但是,時間對不上呀。”
“按照大帥計劃,北大營應該好好堅持幾天,讓敵人把精銳之軍消耗在外面的營寨防線上,而他們則能以逸待勞。”
“當我軍殺出來的時候,定是敵軍最疲憊,甚至無力逃走的時候,如此可得大勝。”
副將明白他的疑惑:“將軍是說,現在大涼軍剛剛才對北大營發起進攻,他們立即燃起煙柱,時間對不上?”
陳鷹反問道:“按你所想,如果我軍殺過去,面對的會是什么樣的敵人?”
陳鷹自己乃是王仁青軍年輕一輩的優秀人物,所以才被王仁青破格提拔。
而他的副將,則是一位老誠持久的老將,他的才華無法與陳鷹相比,但是經驗卻無比豐富。
“呃,我軍現在殺出,正是敵軍剛剛發起進攻,士氣最高昂的時候,這時與敵人接戰,只怕我軍占不到什么便宜啊。”
副將知道,其實如果按“伏兵”的標準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太好的埋伏位置。
所以,除非敵軍為了進攻,先把力量消耗個干凈,否則他們沖出去,根本起不到“突襲”“伏擊”的作用。
單是這么遠的距離,他們一路殺出,敵人稍微布下點兒探子就能提前發現他們了。
也就是說,他們出擊,碰上的必定是敵人的嚴密布防,這時要打的話,他們根本占不到絲毫的便宜啊。
但是……
“將軍,我們其實根本不用想這么多,大帥的命令必須要遵守,我們現在如果不殺出去,一旦北大營有失,那我們就要吃軍法呀。”
陳鷹苦笑起來。
面對這位老誠的副將,他其實與對方頗為交心,有些話對著他的話,并不需要有什么避諱。
“我并不是不想遵大帥的軍令,而是有一種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