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跟隨在項陽身邊的是兩位新提拔的大將胡.平德、韓靖。
他們兩人都不是易秋嫻那種天縱其材的將才,不過為人更加踏實可靠,對于項陽的命令可以不打絲毫折損地執行,而且他們的武藝是絕對靠得住的,就算是項陽想要拿下他們也要費一番功夫。
他們所帶之軍,足有兩萬之眾,不過一路偃旗息鼓,不露聲色。
項陽南下的第一戰,要打一場心理之戰。
王仁青軍雖然現在的軍情收集受到遏制,但他們也不至于對并州的形勢一無所知。
各地的王仁青軍必定知道,太原城現在正處于大涼軍與雁門軍的圍攻之中,而且交通阻斷,他們越是收不到太原城的消息,心里就會越急躁。
項陽等的就是一個“有緣人”。
王仁青之前給各地下的軍令,是要讓他們把兵力向太原方向集結,現在太原城又被隔絕了信息,他們無法準確得知太原城的情況,必定會有人按捺不住急切,領兵“解救”太原城。
那部分兵力,絕對不可能想到,他們只要動起來,那就會成為大涼軍的靶子。
項陽手下的親衛把兩名文士迎到了項陽的軍帳之前。
因為他們是低調行軍,就連扎營也非常簡便,沒有特別的“中軍大帳”,所以項陽的營帳之中也是不適合見客的。
“上黨南仁、海青柏拜見陛下。”兩位文士見到項陽,在親衛的介紹之下,知道這位就是大涼王朝皇帝陛下,激動得跪拜行禮。
項陽客氣地道:“二位不必多禮,請起。”
“你們堅守于并州,這么長時間不論局勢多么艱險都未與賊軍同流合污,可見對朝廷的忠誠,朕心甚慰。”
原來他們都是并州本地郡守派來的使者。
項陽在進兵并州之時,自然會想到利用王仁青沒有滅掉的當地郡守。
他們既然身陷于義軍掌控的地盤之中,依然未改弦易幟,那么知道朝廷大軍臨境并州,必定會與朝廷配合。
項陽并不擔心他們的忠誠是偽裝的,因為他并沒指望這些郡守提供兵力作戰。
只要他們能在本土活動,稍稍擴大一些活動的區域,就足以牽制不少的兵力,同時,他們都是地頭蛇,對于地形和當地軍情的了解不會弱于王仁青的部下,只要他們能及時提供情報,戰場作戰之事,大涼軍自可包辦。
項陽對于南仁和海青柏溫言撫慰,讓兩位文士更加激動,單看他們的態度,幾位郡守對于朝廷的忠誠倒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他們的身份自然不是一般的文士,二人皆是并州本土名士,受到征辟成為上黨郡太守黃耀興的重要幕僚,也是黃耀興最重要的心腹。
南仁等人稍稍平靜之后,立即對項陽勸道:“陛下親領朝廷天軍來此,我等皆感振奮,但是陛下此舉是否有些冒失了,這里到底還是王仁青的地盤,他那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十萬大軍可不是說笑的。”
項陽微笑道:“眾人皆畏懼于王仁青的大軍,豈不知我在關中面對岳虎的大軍,比起王仁青數量更多,戰力更強?朕照樣將之殺敗,勇奪河東,直接殺到了并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