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看到南仁與海柏青的表情,并沒有直接揭破,也沒有說明自家的兵力實際數量。
一切,等打過了再說。
他根據二人提供的軍情,立即下令進行埋伏。
在并州南部,可設伏的地點就非常多了。
雖然王仁青手下的部將早就已經將并州掌控在手中,但是對于很多險要地域,他們的掌控其實并不比大涼軍好多少。
那些險要之處,全都是苦哈哈的地方。王仁青的手下,跟著自家老大打天下,那可都是為了活得更好更快活的。
說句難聽點兒的話,如果最后還是在山溝溝里混,飽一餐餓一餐天冷了連個好好過冬的地方都沒有,他們還跟著王仁青干嘛?
當然了,有大半個并州作為后盾,吃飽飯還是沒問題的,但是要長期守在山上,而且還要隨時提防著各路山匪的襲擊,大量的糧草還要自己去運輸……算了吧,不去!
而王仁青的重心還是擺在了訓練精銳軍隊,以及拿下上黨郡等富裕的郡城,所以就把這事兒耽誤了下來。
由此可見,王仁青對于并州的掌控是極其不牢固的。
項陽早就通過秘密商隊,把這些情報探聽得一清二楚,才會毫不畏懼地挑選并州作為首先用兵的目標。
當然了,項陽想要對他們設伏,自身也要盡量避開并州山區之間的山匪,他并不會懼怕山匪的戰力,而是萬一跟他們起了沖突,很可能會暴露自己的意圖。
項陽這時只能對南仁等并州本地的士人表達信任,完全依靠他們對于山匪活動范圍的指點,避開他們。
另外,項陽暗中下令,讓提前趕到上黨附近的秘密商隊化整為零,變為軍事探子進入山區之間,通過他們的探察與南仁等人提供的軍情對應起來,避免一方出現誤差。
……
山林之中,鳥蟲齊鳴。
本是很普通的聲音,現在卻叫得人心煩。
張博憂心忡忡地看著手下的行軍速度。
他乃是王仁青手下極為忠心的將領,當初王仁青舉兵之時,張博便追隨著他,后來歷經各種戰役,王仁青也收服了更多的將領,張博的地位漸漸邊緣化。
作為大軍老將,他依然有極深的資歷,但因為天賦與才華所限,他不可能受到太大的重用。
這次王仁青把他派為一方主將,給了他一萬五千兵力守在南部,就能看得出他的尷尬位置了。
不過張博這次,要向王仁青證明,還是當年的老兄弟更加可靠!
張博雖然沒什么軍事才華,但是憑著在軍中的資歷還有與多位大將的交情,從他們手中“套”了些兵力。
他自己留三千人守營,剩得一萬兩千人,再加上從其他將領那里“套”來的八千人,共計兩萬余眾,火速支援太原。
他手下的兵的確不是王仁青大軍中的精銳,但張博相信只要他這兩萬人突然出現在太原戰場上,必能打亂敵軍的部署,為大帥創造勝機。
張博從頭到尾都沒有探得項陽已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