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但是他們并不需要把聚集在這里的兵力調走。
王仁青軍遠遠地注意到玄甲軍又殺回來,立即開始布陣,再次把玄甲軍攔于外面。
趙泉這時也無計可施,只能發起連番沖鋒,期待著能創造奇跡。
理論上說,只要正面戰場的易安將軍還在堅持,他們作為騎兵,就有足夠的時間不怕游蕩,總有機會逮到敵人露出的破綻,不斷地給敵人造成重創,積小勝為大勝。
然而,趙泉心里明白,那是迫不得已才能采取的戰術。
只要他們在主戰場上被擊敗,那么太原之敵就少了許多牽制,他們聚集在太原城的所有兵力將不受制約地對已經深入后方的陛下軍隊發起圍剿,那時陛下的處境就危險了。
何況,此戰趙泉還有著進一步牽制敵人的目的……
又有一支大涼軍終于殺至戰場!
而且他們竟是從王仁青最沒有防備的后方殺了過來。
王仁青的背后明明是太原城的方向,而且他派出去的探子發現游蕩在太原附近的敵軍全都匯聚到了正面,這是真正的一場決戰!
所以,他們根本搞不清楚,為何在后方還存在著一支規模近萬的大涼精兵!
王仁青自認為已經擋住了側翼戰場的壓力,所以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正面戰場,希望早日破開正面防線。
當他接到手下探子來報,知道背后正有一支大軍急襲而來時,整個人蒙了半晌,才想起來發怒質問。
“這不可能!我們的背后有太原城的掩護,你難道想說,敵人是從太原城殺出來的嗎!”
“報!小的實不知敵人從何冒出,但是小的親眼所見,這支軍隊穿著大涼軍的服色,而且以極快的速度向我軍背后奔襲而來,請速作應變,遲恐不及啊!”
“應變?”
王仁青掃視著后方,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我最后一支兵力也都投入主戰場,兩翼之軍被敵軍騎兵死死牽制著,讓我拿什么調兵?太原城里全是一幫廢物!這么近的距離他們都沒有發現異常嗎?”
王仁青此時萬分后悔。
他不該把中軍與太原城之間的預備之軍調走的,哪怕讓側翼冒一些風險,多損失一些兵力,也不應該把后方的軍隊調過去。
現在完了,敵軍竟然就從他最難以防備的背后殺了過來,而王仁青已經把所有的兵力都調到一線。
他們都填充在最關鍵的戰線上,牽一發而動全身吶!
王仁青的猶豫不決,葬送了他最后一絲勝利的希望。
易安父女也好、趙泉與霍南雁也好,都是何等將領,他們在戰場上的嗅覺是極其敏銳的,立即就感覺到敵人調兵有所猶豫,似乎開始瞻前顧后!
趙泉更是早已經通過快馬與項陽取得聯系。
剛剛他領兵后撤,卻又從原方向殺一個回馬槍,一方面固然是想要攻敵無備,另一方面其實就是接到了陛下的皇命,知道項陽會帶領著大軍直接殺到,因此趙泉以自己的玄甲軍再次把敵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項陽扭轉戰局的最好機會,出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