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然直接把對方驚走,那可不能浪費這么好的機會呀,必須要以最顯眼的方式讓所有的王仁青軍將士都知道。
雖然距離尚遠,而且前面的戰場更亂,但是他們近萬人齊聲高呼的聲音還是起到了效果。
王仁青前軍正在與易安大軍拼殺的兄弟,察覺到異樣的聲音之后,最開始自然不信,但是當他們往主帥的方向看去時,卻發現中軍大旗早已經不見了!
“主公,難道真的跑了?”
“不好!后面我們要聽誰的指揮啊?后面有一支大軍快要殺過來了!”
普通士卒的想法是非常簡單直接的,他們可不會去體諒主帥是否迫不得已才離開了戰場,主帥的安全對于大軍作戰的重要作用。
普通的士卒在一線撕殺,其實對于整個戰局的狀況是并不了解的,他們只會認為主帥才能看清周圍的局面,現在主帥既然逃走,那就說明整個戰局對他們是不利的。
這時候不逃,說不定等敵人完全掌控局面之后,想跑都跑不掉了!
所以,王仁青逃離戰場,給了所有將士一個強烈的信號——這一戰,打不贏了!
哪怕這些將士的心里也清楚,他們應該是有著兵力的優勢,但是依然遏制不住地心慌。
沒有中軍大旗的指揮,這么寬的戰場,各部軍隊根本搞不清楚相鄰的友軍是何狀態,更加無法猜估后面的項陽軍離他們到底還有多遠。
特別是中央大陣的軍隊,他們接到的最新命令是趕緊抽軍回援主帥,問題就是連王仁青自己不見了,他們現在該跟前方的敵人死磕,還是繼續執行回撤的命令?
中軍主帥消失,中層將領只能根據各自的角度與立場作出臨時決定。
不管他們作出決斷時是否抱有私心,都注定了他們不可能采取完全相同的選擇。
在戰場上,王仁青軍的正面大軍直接巨大的混亂之中。
易安敏銳地感覺到正面敵人的混亂,他早就接到陛下的信息,知道項陽會在某些時候殺入戰場,現在的狀況,讓他判斷出后面會不會是陛下殺上來了。
易安下令,讓大軍停止后撤,開始嘗試性地反擊。
雖然不能排除敵人是有意設下陷阱,引誘他們放棄防守陣型嘗試反擊,但是易安自信,假如對方是故意設局,難以瞞過他的眼睛。
現在整個戰場寬達十里,如此寬廣的戰場,想要主動設下陷阱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一個弄不好,他自己的大軍就要陷入混亂,一部分兵士后撤,有可能會帶動著全場撤退,反而讓敵軍整個戰線崩掉。
如果易安發起反擊之后,對方的陣型立即恢復正常,那么就說明,這真的是敵人設下的陷阱,到那時易安再下令后撤,不會對整個防線產生太大的影響。
當然了,肯定會蒙受一定的兵力損失。
易安派軍反擊之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仁青軍發現他們竟然如此快速地進行反擊,更加堅信,大涼軍早就做好了全部的計劃,只等他們上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