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黨雖然丟了,但是從地形上來說,反而更有利于他布兵防守并州。
冀州勢力縱然有數十萬大軍,可以在上黨來回縱橫,但若想要以上黨為跳板,再北上進攻太原等郡的話,卻是不可能的。
因為上黨往北,就面臨著一半以上的山區地域,只要項陽在此握有地利優勢,任他幾十萬大軍進山,也只有被不斷伏擊消耗,最后再驅趕出去的下場。
大涼軍現在對并州的山地地形雖然還不夠熟悉,卻已經降服了深知這里地形的山匪義軍們,同時大涼軍也絕不缺少依靠山勢地形與兵力優勢的敵人作戰的經驗。
當初他們能把幾十萬岳虎軍打得狼狽而逃,現在就能把冀州的人馬牢牢擋在上黨郡。
項陽再詢問了一番各城城主的下落。
因為戰事發生得太突然,他們從進攻開城的狀態轉為撤離,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很快就被冀州兵馬追過來。
那時候各部將士無法形成統一的陣型作戰,只能各找各家主將,很多城主連同他們手下的將士已經全軍覆沒了。
甚至魏子牙和安月能帶著少量兵馬北上,還多虧了一位林鷹老將軍帶著他的士兵主動斷后,死死拖住了敵人,而他自己,只怕已經全軍覆沒了。
項陽內心嘆息。
雖然上黨郡一直在堅持的各路諸侯里,存在著像黃耀興一般隱藏極深的野心之輩,但更多的還是懷有對朝廷的一片忠誠。
沒想到,這么多人倒在了“光明”到來前的剎那。
項陽立即下令,大軍停止進入上黨郡,原地依靠山勢布防。
敵軍在上黨突襲得手之后,未必會老老實實地滿意于現有戰果,很可能會出兵北上,試探一下大涼軍的戰力。
那些被打散的城主們,應該不會傻到還回到自家城池中坐等被殲滅,聰明一點兒的都會陸續北上,可以得到項陽大軍的接應。
項陽不會直接跟殺入上黨的敵軍交戰,但是情報是不能拖延太久的。
他立即派出在量探子深入上黨,至少要搞清楚侵入上黨郡的到底是哪股勢力,其實力如何,會不會將大軍長期駐守在上黨。
冀州之地現在還沒有被某一股勢力吞掉,依然處于多股勢力的制衡之中,既然有人敢入侵到并州的地盤,那項陽自然要反制,他會派出使者前往冀州,串聯當地的諸侯想辦法給敵軍造成巨大的壓力,逼他無法在上黨長久立足。
魏子牙和安月聽到陛下竟然沒有聚集全部兵力與敵軍死戰,雖然有些失望,但他們完全能理解項陽的決定。
現在直接對上黨進行報復反擊,不但兵力不足,也可能落入對方的圈套之中。
如果大涼軍的兵力折損過于嚴重,那再險要的地形也無法守得住呀。
易安同時把上黨的軍情回傳給易安等將領,讓他們持續抽調兵力南下,至于北方殘途的王仁青軍,寧愿把他們交給正在南下的雁門軍解決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