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之地就不用說了,他們已經跟西域商人有了很好的合作關系,如果沒有西涼“馬匪”的折騰本來貿易規模還會不斷擴大的,這也是他們必須果斷出兵西涼的原因之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在中原與荊州方向,也有極好的進展。
秘密商隊現在的觸角已經開始向冀州、青州徐州以及揚州進發,那里可就是最東部和東南部的州,除了遙不可及的交州之外,幾乎已經觸及到了大涼王朝的每一處土地。
由此不但帶回了大量珍貴的情報,同時讓他們的交易圈不斷擴大。
其實中原之地的大商人們也有些奇怪,怎么會突然多出來這些商人,能帶著各種辛奇的東西,而且他們不但來賣,采購量也很驚人。
不過商人本性逐利,只要有利潤在,能賺錢,他們也不會深究的。
少數背后受到當地諸侯支持的商人,同樣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即使他們懷疑這支商隊是來自于關中,來自于大涼王朝“殘部”,那又如何?
現在天下早就過了群起義軍反大涼的階段了,各地的諸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消滅緊臨著他們的諸侯,成為地方之霸,然后參與到天下爭霸的角逐中來。
就算是跟大涼王朝交易,但是大涼王朝遠在關中,根本威脅不到他們的安全。
他們自己跟這些秘密商隊斷絕貿易有個屁用?相鄰的諸侯如果不斷絕交易,那他們就會不斷受益,而且就算天下所有諸侯都斷絕了與大涼王朝的貿易,那受益的也只會是關中岳虎!
他岳虎算什么東西?憑什么讓他們放棄近在眼前的利益?
就是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之下,秘密商隊的存在越來越公開化,而且交易規模也越來越大。
同時,為了配合商隊往來,也是為了加強大涼王朝對于各地的掌控,對于關中與漢中以及荊州北部之間的道路建設也一直沒有停止。
現在大涼王朝控制的工坊之中,火藥的生產量極大,除了滿足軍中所需之外,至少有一半的量都是用來炸山開路的。
為了方便往來,把許多低矮的山口炸開,就算是現在已有的道理,也通過火藥炸開山石進行拓寬,這一系列的辦法,極大地增強了各地往來的便利。
除了項陽的工坊制成品,河東的食鹽也是最大宗的買賣貨物。
而且他們還有一項便宜,那就是在這個時代,食鹽一直被視為重要的戰略物資。
那些處于敵對關系的諸侯,如果一方控制著食鹽的話,是絕對不會讓他治下的食鹽流入到敵對諸侯的地盤上的,甚至流入其他普通諸侯的地盤也會受到種種限制。
但是項陽不管這一套,他根本不在乎現在天下的“反賊”們得到食鹽,只要能不斷擴大交易額,讓大涼王朝的商隊和百姓受益就可以了。
河東鹽池的產量實在是太驚人了,哪怕越來越多的商隊主動派人趕到河東,也無法消化掉河東的食鹽產量。
而且,項陽也有意無意地在各地進行宣揚。
雖然賣到普通百姓手里食鹽的,是各地的本土商人,但是他們卻知道自己吃的是“河東鹽”。
而現在河東鹽是掌控在大涼朝廷的手中,許多百姓因此都覺得是受惠于朝廷,以前對于朝廷的敵意,明顯降低了許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