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項陽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八千精銳跑去攻城,根本的思路自然是把祖戰引誘出來打野戰,在運動戰之中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祖戰真要是打定主意死守城池,他怎么說也有將近五萬大軍,對項陽來說還是很難辦的。
不過,凡事有弊有利,祖戰不想出來,總有辦法引誘他的,關鍵在于現在戰場的主動權是操之于項陽手中的。
如果只有大涼軍這一支軍隊,說不定祖戰就會采取一些過激的手段,現在項陽吃準了他不可能冒然出擊,只要從容地進行戰場狀況布置,不愁無法引誘出祖戰的軍隊。
更退一步講,就算祖戰真能沉得住氣,他們大可以揚長而去,進攻其他的諸侯或者馬匪。
連祖戰的大軍都不敢出城活動,那他暗中支持的馬匪又焉敢造次?這樣也等于暫時解決掉了馬匪的威脅。
項陽會時刻派出探子監控祖戰軍的動向,截擊他派出來的探子,減少他對于外界情報的感知,這樣,當項陽與另外的諸侯交戰之時,也就不用擔心背后還會受到祖戰軍的突襲了。
項陽分出一支百人隊,大膽地在遠處游蕩,果然沒有受到任何軍隊的襲擊,說明祖戰軍的確是把軍力縮回到了城中。
項陽正在思考著把祖戰軍引誘出來的方法,突然接到手下來報,傅宏向他派出了使者!
“傅宏?主動來聯絡我們?”
項陽微微一笑,再結合著傅宏主動“配合”他們進攻祖戰軍,心里大體明白了傅宏的想法。
“請他進來吧。”
上次在涼州之時,項陽就曾經與傅宏接觸過。
本來傅宏若真有什么重要訊息想要與大涼軍聯絡,是應該先去找魏家堡的,現在他的使者卻跳過了魏家堡這一步直接來到他的大營之外,顯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被傅宏派來作為使者的,竟然是涼州大儒魏南鄉。
魏家本來就是涼州的一個大姓,不但有魏無忌這一方諸侯,魏家家族這個漢人領袖,還出了魏南鄉這位大儒。
涼州雖是叛亂已久,而且貧困偏僻,但是依然會有名士。
在涼州依然歸于大涼王朝統治之時,就有很多當時的大儒前來涼州講學,而且涼州漢民若有向學之士,也會不遠千里前往中原求學于大儒門下。
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涼州能誕生的大儒非常有限,也更突顯出魏南鄉的地位可貴。
傅宏能把他請來作為使者,看起來是下了大本錢,動用了極大的面子。
對于朝廷來說,這樣擁有“大儒”身份的士人,總是會受到優待和重視的。
項陽的心里雖然對所謂的大儒不以為然,但是表面文章還是要做一做的,讓手下客客氣氣地把人請到中軍大帳。
魏南鄉大禮相見,對于他這樣的大儒來說,絕對不會在禮上犯錯。
不管大涼王朝的名聲有多差,已經有很多年沒能實際掌控涼州地區,但是只要他們還是名義上的正統,只要還沒有另一個王朝能替代大涼王朝,那么魏南鄉就會將項陽視為九五至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