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的大戰不等于將之“全殲”,但因為這些士氣崩潰的騎兵已經再無戰意,短時間內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能趕到戰場,所以等于達成了全殲的效果。
等魏無忌接到緊急軍情之時一切都來不及了,武威軍甚至已經重新整備好兵馬開始向他的大營壓了過來。
要知道,哪怕魏無忌作為涼州之地第一等的勢力,其實手下也只有不到五萬騎兵,現在等于白白損失了一萬,再扣除掉留守的一萬兵力,手頭上只有前線正在進攻魏家堡的不足三萬之兵。
數量上看,好像還能跟武威軍拼一把,但是他們因為攻城戰損耗非常大,傷亡也不低,嚴重影響了士氣,實際上能發揮出什么樣的戰力,誰也不知道啊。
魏無忌自然不能靠著身邊的親兵去阻擋武威軍的主力,只能先向北退去,把大營的位置“讓”給了武威軍。
這樣一來,從大的戰場上看,武威軍就像一馬匕首插過,竟然就此將魏無忌的大軍切為兩段!
那三萬正在進攻魏家堡的大軍就此變成了一支“孤軍”!
好在涼州的地形,沒有太多險要的所在,多為荒漠,即使被切開,他們依然有退路。
只不過,魏無忌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那三萬大軍北歸的過程中,必定要不斷受到武威軍的襲擾,而且還難以還擊,最終有多少將士能順利北歸,誰也說不上來。
假如魏無忌不甘心白白承受這樣的損失,就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作戰。
至少,他們要先對武威軍打一場勝仗,打掉武威軍的氣焰,讓他們不敢輕易分兵作戰,然后再撤兵,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魏無忌在心中大罵著張何。
那老小子不是對大涼軍的商隊先出手的嗎?明明他們已經成為大涼軍的敵人,為什么要先對他們發起進攻啊?
魏無忌也不是天真之人,他知道張何領兵東進之后,說不定雙方必有一戰,所以才派出大軍警戒。
但在他的思考之中,不是應該先解決掉大涼軍,把大涼軍驅趕出涼州之后他們再分勝負嗎?
張何就這么有自信,不怕受到他跟大涼軍的兩面夾攻?
冷靜思考之后,魏無忌悲哀地發現,人家還真的不怕。
因為魏無忌根本就無法聯絡到大涼軍。
哪怕他現在立即罷兵,然后派使者進入魏家堡,他想要聯合,人家就會信嗎?
魏南只認為他退兵的理由是被武威軍攻擊了,根本不會看作是他主動退兵。
“娘的,打就打,還真以為老子怕了你不成!”
魏無忌現在身邊沒有義子商量,自己反而發起了狠,立即下令親兵分頭傳信。
一路往北,把他看家的一萬騎兵再調六千出來。
一路向南,告訴自己的義子,這種時候一定要好好團結,共抗武威軍的威脅,只要他們能重挫武威軍,就能順利北歸,先將實力保存住。
最后,他還秘密派人前往聯絡傅宏。
本來,在魏無忌的心里,還真沒有把傅宏那點兒兵馬放在眼里,但是此時,任何有助于改變戰場的兵力都必須要考慮到。
而且傅宏軍所在的位置,其實是能隱隱威脅著武威軍的后方的,假如他們肯出兵,必定能讓張何有所忌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