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行周圍的親衛也意識到了危險,想要護持著自家主將開始后退。
不過,現在在戰場上占據主動的可是大涼軍,由不得他們想去哪兒便去哪兒。
兩翼的壓力,使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武威軍的軍陣不斷受到擠壓,逼得陳行與他的親衛根本后退不得。
很快,他們就要正面遭遇項陽的進攻了。
“哼!老夫跟你拼了!”
陳行在近距離看到向他沖殺過來的大涼“將領”竟是個不知有沒有二十的年輕人,心頭頓時充滿怒火,提刀便砍。
陳行在指揮上,能憑著他的經驗彌補,但隨著年紀上漲,在個人武勇上不可避免地衰弱了,抬手舉刀的動作變得緩慢,反而露出了一個巨大的破綻。
項陽低聲嘆道:“如此良將,可惜了……”
他的手中長槍突然刺出,搶在陳行作出反應之前刺穿了他的脖子,周圍陳行的護衛根本來不及保護。
隨著陳行被殺,支撐著這支武威軍的心理支柱倒下,而且也沒有人作出冷靜的指揮,大涼軍沒費什么功夫就將他們直接擊潰了。
不過,陳行的目的也達到了,他臨死之前的指揮,拖延了大涼軍一定的時間,雖然不足以支撐到援軍殺到,卻為后面的張何爭取到大軍回援。
武威軍放過魏無忌的大軍之后,快速集結起來,他們依然擁有著數萬兵力,完全碾壓了在場的大涼軍再另上魏無忌軍殘余。
何況,魏無忌軍與大涼軍也是敵對關系,他們兩家不可能突然在戰場上聯手抗敵的。
魏無忌的大軍幾乎是劫后余生。
最初之時他們搞不清楚武威軍為何突然放他們一馬,不過僥天之幸逃出生天,自然是立即合兵一處開始向后退去。
等后來魏無忌搞清楚了戰場的新變化,知道大涼軍竟及時殺了出來,他心情復雜地看著戰場的另一端。
對于魏無忌大軍來說,這其實也是個非常好的反擊機會,不過魏無忌與幾名義子一商量,還是選擇了趕緊退兵。
魏無忌根本不敢信任大涼軍,就在不久之前,是他首先對大涼軍發難,現在難道期望著大涼軍不計前嫌?
再者,他手下的大軍苦戰了太長時間,傷亡既大,士氣也很低落,現在兩支兵力終于匯合之后,大部分將士的心理都是不想再打了。
魏無忌干脆撤兵,任由大涼軍與武威軍打生打死,他則趁機把逃散的潰兵重新拉回來。
騎兵交戰,就是有這個好處,打不過還能逃。
只要不是陷入絕地之中,總能逃出不少的敗兵,事后拉回來,又是一條好漢,哪怕打了大敗仗,運氣好的話兵力折損反而不會很大。
所以,武威軍也不需要擔心背后的壓力,只分出三千騎兵盯住他們,進行最低限度的防備即可。
張何調回主力,擺出的陣勢都對準大涼騎兵。
項陽看著被他刺死的陳行尸體,再看看已經潰散卻沒有消滅的武威軍敗兵,心中也覺得可惜。
本來這一戰,若非陳行的話,他能取得更大的戰果的,現在看來,只能先止不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