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敵人“明知”他們的身份卻故意放入城中的可能性,極小。
項陽笑著道:“魯鷹雖然被張何等人算計了一把,但也不要太小看他的能力,魯鷹做事踏實,不急不躁,所以他發展的關系網是比較可靠的。”
孫月影和易秋嫻都非常認可,她們也跟魯鷹打著交道,對他的為人是很清楚的。
“所以,你們的行動可以更加大膽一點,城內的精銳戰士,必須安排在更加靠近城門的位置上,即使會在短時間內引起武威城防軍的警惕也沒關系,因為我們很快就要開展行動。”
項陽最大的倚仗,就是吃準了武威軍最提防的不是東部方向。
他們對于東門的防備會差一些,即使發現了異常,也會更提防西部涼州勢力會不會有軍隊潛了過來。
易秋嫻也曾經有此想法,只不過她還是心中顧慮極多,現在有項陽在,她的心里就有底氣多了。
當天晚上,他們一起來到武威城周圍觀察了一遭。
以他們騎馬快奔的樣子,其實是瞞不過武威軍周圍的探子,但因為涼州一向混亂的形勢,時常有小馬匪或者是亂七八糟的勢力在附近馳馬,已經頻繁到了武威守軍懶得管,也管不過來的地步。
項陽雖然是在觀察著武威郡的外圍,但因為他們馬不停蹄,所以在武威軍眼中,只以為是急趕路的幾個小馬匪,沒有在意。
一番實地看察之后,項陽立即離去歸軍。
第二天,他立即引兵出現,驚動了武威軍的探子。
武威軍的警惕心還算不錯,也不再藏著掖著的,直接把兵調到城頭上,對于城門開始封鎖,而且留守的騎兵也安排在外圍。
武威軍雖然發覺異常,但他們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了城外。
城內的戒備大都堵在西門。
從這種矛盾的布置,就看得出來,現在武威軍主將是分不清大涼軍的意圖和身份,他們發現大涼騎兵的兵力并不少,似乎并不是一支“疑兵”,或者是馬匪那么簡單。
但是,若說這是一支足以威脅武威郡城的“大軍”,兵力又顯得不足。
難道某方勢力要帶著騎兵進攻武威城?
武威郡雖然城防松馳,但也不是幾千騎兵能攻克的呀?他們難道要飛過城墻?
只要把四門一關,騎兵也只能下馬爬城頭,他們應該能頂得住吧?
所以,這不合理!
武威郡守將這點判斷還是有的。
既然東邊這些人馬不可能進攻武威城,那么,他們的作用就是吸引自己的注意,而真正的威脅,還是西邊!
張何在軍中威望極高,在將士們心目極有分量,他所作出的判斷,足以影響守將的判斷,讓他們的眼睛和大腦,難以從西方移開。
但是,他們根本沒意識到,
(本章未完,請翻頁)
威脅是在“內部”。
易秋嫻大膽用人,帶著手下移到了更靠近東城門的“民居”之內,只要到了關鍵時刻,他們能以最快的速度殺到城門,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