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他們被岳虎帶領八十萬大軍逼得從長安突圍,許多大臣無時無刻不想早日
(本章未完,請翻頁)
收復長安,將逆賊趕出去。
從私來說,許多大臣都是關中本地人,而他們既然在朝廷中樞當官,家自然也是安頓在長安的。
從公來說,長安乃是大涼都城,龍脈匯聚,社稷安定之所在,收回長安,對于天下來說有著極高的象征意義。
只不過,也有些大臣表示擔憂:“陛下,我軍雖然多次重創岳虎,但是他手下依然有大軍三四十萬之眾,擺出了死守幾座大城的架式,我們冒然進攻長安堅城,會不會風險過高啊?”
項陽擺手道:“從戰術層面,想要進攻有大軍駐守的長安,的確不容易,但是從戰略層面,收復長安卻是最佳的選擇。”
“剛剛大家都說了,以我軍之兵力,不宜將戰線拉得過長,那樣會使得我軍處處駐守,不斷分散本就有限的兵力,難以聚起拳頭與主要敵人作戰。”
“而收復長安,收復關中東部地區,并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眾位大臣也是見識過人之輩,自然明白陛下的意思。
關中地區其實是一個整體的。
雖然現在關中一分為二,大涼王朝與岳虎軍各占其一,等于大涼王朝在這個方向上要面對岳虎的四十萬大軍。
因為大涼軍現在已經占據了河東,同時把手伸入荊州宛城,假如大涼軍真的來掉岳虎,占據了整個關中,那他們面對的敵人,其實也只有洛陽一個方向而已。
更有利的是,他們面對的敵人,在兵力上不可能比岳虎更強,而且他們還能掌控潼關與函谷關,有險可守,更有利于他們以最少的兵力阻擋敵人。
同時,大涼王朝在關中一帶做的準備是非常充分的。
大涼的官員早就開始深入基層百姓,讓百姓們知道大涼的各種政策,關中的百姓心中早已經向著大涼王朝與皇帝。
雖然大涼現在只掌控著西部涼州,但是他們按照陛下“鄉鎮包圍城池”的策略,大力在基層進行宣傳,而且百姓與商隊之間的走動,也會帶來各種消息,使得東部關中的百姓,也知道了大涼的各種惠民政策,知道大涼的基層官員是最沒有架子的,甚至走入百姓的家門解決問題。
相反,岳虎軍卻表現得非常暴虐,不但強征高額稅賦,而且官員都縮在了城池之中,根本不會與百姓打成一片。
在百姓們心中,岳虎麾下的那些官員就只知道盯著他們的錢糧,需要強征錢糧的時候才會帶著兇神惡煞的兵丁前來征糧,平時出現案件,需要農具的時候,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所以,哪怕是在岳虎的地盤上,大涼王朝也有著很好的民間基礎,百姓們對他們的支持度非常高。
只要在軍事上擊敗岳虎,順利收回長安,大涼王朝就能立即接收對于整個關中的統治,讓這片土地和百姓充實起大涼軍的戰力與后勤生產。
眾大臣想明白這些利害關系,紛紛附和陛下的戰略。
項陽先將高層大臣與將領的意見統一,之后開始向基層將士們透露出他們要打長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