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勁兒,可以一路向東向南,擴張實力,等到面對大涼軍擁有碾壓性的優勢之后,再次揮軍西進,滅掉大涼王朝,至少比現在簡單許多。
項陽心中至少有八成把握,岳虎肯定已經把目光轉移到了荊州北部,問題是,他還需要幫助岳虎下定行動決心啊。
只有真正地把岳虎軍調動起來,才能讓他們露出破綻。
給岳虎軍的“動力”,無非也就是兩個方向。
第一個,減少他的危機感。
項陽領軍從涼州回到關中的消息是封鎖不住的,岳虎必定已經得到消息現在會嚴陣以待。
不是項陽自大,而是他很清楚,他自己對于大涼軍的戰力會有巨大的提升,也只有有他坐陣之時,大涼軍才有可能主動進攻長安。
因此,項陽安排下去,在渭水之上營造出出兵的跡象,讓河面上的貨船動得勤快一些,而且越是接近夜晚行動得越頻繁,以此給岳虎軍一個錯誤的假信號,讓他們誤以為項陽又要整頓之后北上。
這種選擇并不奇怪,項陽是個閑不住的主兒,而且大涼軍剛剛才收復了并州大部,而且還跟冀州勢力起了沖突,作為皇帝,項陽自然要親自前去處理。
第二個,就是讓岳虎軍的進攻有緊迫感。
大涼軍開始大肆宣揚,只要陛下穩定北疆之后,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就是荊州。
他們當初是怎么進入荊州,怎么扎穩腳跟,只派出了少量兵力就把荊州當地諸侯打得落花流水。
這些消息當然很容易就流到了岳虎手下的耳中。
他們自然也會懷疑一下,突然出現這些流言,會不會是個騙局啊?
但是,這些流言與他們心中的印象是完美符合的,怎么分析都不覺得其中有什么問題。何況,岳虎軍也真的需要在某個方向打開局面,進攻的壓力越來越大呀。
岳虎軍終于動了。
以東部關中的地理位置,只要項陽不在關中,那天下間就沒什么人能對他造成實質的威脅,同時他也確實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即使是殘暴如岳虎,心中也明白,他不能永遠只壓榨關中的百姓,這樣早晚會把關中給榨干的。
若是不想裁減軍隊,那他就只能進攻荊州北部。
岳虎曾經得到情報,項陽跟荊州北部一個不起眼的小勢力結合,就成功地在荊州站穩腳跟。
而且那時候大涼軍的實力還非常弱小,只能往荊州派出少量的軍隊。
在岳虎看來,這正好證明了荊州諸侯根本不堪一擊。
他自然不會像項陽那么“小氣”,既然決定派兵,他直接派出了二十萬大軍,足足是他總兵力的一半之多!
這么多的兵力,不但足以彌補他手下的將領與項陽間的指揮差距,更可以應對一切意外,就算是正面硬拼,他也能壓死荊州大部分的諸侯了吧?
岳虎得意洋洋地做著美夢,然而,大軍派出去,在荊州的第一戰就打得不順利。
荊州諸侯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
岳虎軍這么大張旗鼓地入侵,他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