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江補充道:“第二個辦法可行,不過時間上會比較緊,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不能等到魯真警惕起來,把兵力調回去。”
“而且已經出城的軍隊,在我們攻城之時,對我們的后方也是個威脅。”
大軍攻城之時,也是最脆弱的時候,一旦受到敵軍突襲,必定會引發全軍混亂。
項陽贊賞道:“你們的思路非常好,對荊州之事,還是你們更加了解,就由你們來制定這個計劃吧,秋嫻,你來主持。”
對于荊州之戰,大涼軍的壓力不算大,所以項陽也抱著一種練將的心思,希望眾將能更進一步成長。
易秋嫻自然不會推辭,喜滋滋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
魯真最近的日子過得非常不舒坦。
宛城地盤他掌控的倒還算穩固,但是前線的戰事卻不順利,接連吃了幾次敗仗,而且越打他的手下損耗越多,漸漸難以恢復元氣了。
但這些事情還不足以讓他頭疼,過去魯真也是從小勢力一步步打到今天的,在他看來,什么大風大浪他沒見過?
真正讓他發愁的是,現在內部的問題。
他本來有意培養自己的兒子,在軍中多建立威望,誰知道那個蠢兒子不爭氣呀!帶著大軍出戰,不但吃了敗仗,而且敗得非常難看,一意孤行不聽老將之言,害死了數以萬計的將士。
如此一來,在軍中誰還愿意服他?
就算是魯真再次強行給他機會,依然是損兵折將。
接連的失敗終于激起了手下將領的不滿,就連魯真也無法頂住這么多將領的壓力,最后先把兒子閑置起來,奪了他的兵權。
問題是,魯真自己打下的一片基業,不傳給兒子能給誰?
過去那些老伙計,雖然大家是有交情的,而且平時稱兄道弟,但是豈能以基業相托啊!
其實魯真心里也明白,那些老將們也是看準了這一點。
他們,有野心吶!
魯真自己的兒子若是太不爭氣,根本無法得到軍中將領的認可,即使魯真強行讓他接替自己的位置,也無法服眾,幾員老將合起伙來,要么把他架空,要么直接把他趕下位子。
若是發展到那一步,就肯定是要見血啦!魯氏一族若成為失敗者,最后只怕要讓這幫“老兄弟”斬草除根,自己那時在九泉之下,也要不得安生。
魯真自認為深謀遠慮,也想為自己的兒子想想辦法。
但是,他那個無能兒子自己沒本事,這就是最大的軟肋和破綻!
魯真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先全力削弱那幾個老兄弟,讓他們的實力大損,然后重新從軍中提拔更年輕一輩的將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