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種程度的攻城,依然不是大涼軍的對手。
項陽登上城墻,看了一眼外面已經列好陣勢的岳虎軍,立即就發現他們空有兵力,但是器械不足的弱點,所以命令將士們將幾個炸藥包捆在一起使用,專門針對岳虎軍的弱點。
岳虎軍用來攻城的器械有三種。
遠程的投石機,針對城門的撞車,以及臨時組裝而成的塔樓。
前兩者根本就是給大涼軍送菜的。
它們若要發揮威力,就一定要推到宛城城下。
就算是找幾個臂力過人的戰士,也能精準地將炸藥包丟到它們附近引動爆炸,這些木質結構的器械,怎么可能受得住炸藥包的威力。
反而是遠處的投石機比較麻煩。
不過,大涼軍也不是太在乎。
首先,岳虎軍是沒有炸藥包的,所以那些投石機拋過來的石彈對于宛城的高大城墻幾乎沒什么威脅。
其次,他們的投石機,在性能上與宛城內的投石機相差不大,但是大涼軍卻可以在城墻上進行反擊,他們擁有高度優勢啊!
岳虎軍自認為沒有給大涼軍準備的時間,但他們太低估項陽的指揮能力,當他們剛剛列好陣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了弱點。
之后的進攻,簡直“丑陋”得難入法眼,岳虎軍分成幾個方陣,卻只是在輪流沖向宛城之下送死而已。
僅僅一天的時間,岳虎軍手上大部分的攻城器械全部被炸爛砸毀,現在僅能依靠著精制的長梯,靠著人命來堆!
看著宛城高大的城墻,那得要多少人命才能填得下一片城頭來?
即使是自認為兵力占優的岳虎軍將領,也不禁猶豫了。
他們不是心疼自己手下的性命,而是擔心傷亡擴大之后的士氣。
自長安陷落之后,他們本來就沒什么作戰的意志,只是因為不敢回到長安,怕被朝廷追捕,靠著求生的意志才緊緊抱團,依然聽從諸位將領的命令。
假如他們“認為”這些將領派他們白白送死,說不定會臨陣生變,那岳虎軍就真的完了。
岳虎軍將領已經進退失踞,但是擺明了進攻就是一條死路,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狼狽退兵。
這次進攻宛城,竟是如此虎頭蛇尾。
岳虎軍的將領們沒有意識到,其實他們的做法同樣會引起手下將士的議論。
傻子都知道,假如他們真有本事攻得下宛城的話,豈會退兵?
現在退兵,還活著的將士們的確是不用送死了,但是已經死掉的將士們呢?
白死了!
就因為那些無能的將領們指揮,白白送掉了接近兩萬將士,下一次死的又會是誰!
底層將士們對于高層將領的不滿依然在積累之中,只是不知何時會成為爆發的時機。
……
看到岳虎軍直接退兵,項陽反而有點兒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