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真有意讓中軍落后一段再發起沖鋒,所以對于全局的把控更清楚一些,知道大涼軍的投石機分散對準了所有的方向。
因此,魯真大膽指揮,命令將士們不要在乎傷亡,只管奮力沖鋒。
但是,他卻無法把這一層命令準確地下達給其他方向的手下。
戰場之上,本就非常混亂,時常會出現主將的命令無法傳到手下那里,更別說魯真軍的戰線拉得這么長,大涼軍的反擊又是發生在極短的時間這內。
魯真能指揮著自己身邊的中軍快速反擊,卻無法影響到其他軍隊。
而且,哪怕是中軍,同樣被飛在半空中的炸藥打擊著,沖鋒陣線變得非常混亂,大大影響了他們的反擊的力道。
項陽親自指揮著弓弩手,立即對他們發起反擊,拖延他們沖鋒的速度。
操控投石機的戰士,則趁著這點兒時間,拼效率搶速度,再次完成石彈的裝填,形成了第二輪打擊!
靠著兩輪的炸藥“石彈”打擊,依然不足以將敵軍中軍擊潰,但是卻形成了極大的殺傷,再加上弓弩手們的遠程射殺,敵軍中軍倉促沖到他們的陣前,立即迎來了長槍的反擊。
魯真自己也陷入混亂之中,巨大的氣浪再加上周圍的戰士胡亂跑動,幾乎讓他的親衛都護不住,搞得魯真自己狼狽不堪,沒能及時注意到最前線的戰士與大涼軍的交鋒情況。
當他的親兵終于穩固地把他護在中間,再看向前線,魯真驚得三魂出竅。
他們終于沖過重重阻礙,給大涼軍造成傷亡了,然而他們自己付出的代價卻要大得多。
傷亡交換根本不對等,更重要的是,魯真也注意到了左右兩翼的手下位置,發現與兩翼最近的手下軍隊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破口。
本來他的大軍應該以扇形的形狀同時對大涼軍槍盾陣發起沖鋒,現在,“面”進攻卻變成了“點”進攻,非常容易就被大涼軍化解掉。
魯真自認為想出的妙計,此時卻變成了一個極有諷刺意味的大笑話!
魯真本人卻一點兒也笑不出來,他只覺得從腳底下冒起一股寒意,直沖腦門。
這一戰,要糟!
別看魯真軍現在依然占據著攻勢,但是,他們在每個方向上分配的兵力都非常有限,這就決定著魯真軍的沖鋒是缺乏持久性的,一旦他們因為大量的傷亡,無力保證攻勢,那么要如何面對大涼軍的反撲?
魯真心中隱隱后悔,他把太多的兵力分派到身后,浪費在那支不斷游蕩的騎兵身上了,假如能再集中近萬兵力在正面,他依然有拼一把的勇氣。
至于現在……退吧!
不僅魯真本人對于戰局的結果已經有了認識,很多跟隨他的老將,也明白現在的局勢對他們是越來越不利了。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才能破解大涼軍的大型圓陣,但是絕不該這么倉促地,賭命式地發起反擊。
他們沒有等待魯真最新的命令,甚至直接就領著自己的親衛偷偷往后面開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