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奪回宛城無望,魯真不但要正面孫梟的壓力而且必須要守住,一旦被孫梟圍困在這座小城之中,那他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當然了,以魯真軍現在的處境,哪怕暫時擋住孫梟軍,隨著地盤上的物資耗盡,迎接他的依然只會是滅亡一途,但是先顧眼前吧,連眼前的壓力都頂不住,焉論其他?
所謂“長遠計劃”,只是那些行有余力的勢力才能顧及的。
而項陽,正是這樣的勢力。
宛城面臨的兩股強敵,魯真軍與岳虎殘軍全都被大涼軍擊敗,現在可說是穩如泰山,項陽自然要把重心南移,想辦法再將孫梟軍擊敗,真正掌控住北部荊州。
當然了,宛城的兵力是絕對不能再抽掉了,無論如何也要分出一萬兵力鎮守于此,不過項陽本人卻可以南下親自指揮與孫梟的一戰。
項陽飛騎南下,接到消息的吳鎮江趕緊帶領親衛來迎。
坐入虎帳之后,項陽立即詢問起了這段時間他們與孫梟軍交手的情況。
吳鎮江臉有慚愧之色。
“陛下托我以重任,但是我們的水軍卻非孫梟軍之敵。”
“通過初期的勝利,我們順利推進,已經能威脅到孫梟軍的幾座本城,但是我軍的實力不足,末將用兵不精,未能攻克其中一座城池。”
吳鎮江現在對于孫梟軍采取了攻城,假如他能攻克其中一座城池的話,就能讓大軍順利駐扎。
擁有一座城池作為穩固的后勤基地,對于后續作戰的意義是絕對不同的。
不過,孫梟也正是有見于此,所以才派出手下最擅長于防守的大將回援,竟然讓吳鎮江寸步難進。
項陽卻安撫道:“不必如此說,其實你們的進攻已經讓我很滿意了。”
“雖然大軍未能攻克孫梟軍的城池,但你們卻在水軍之上占得上風,在孫梟軍主力回援之前,我們能完全掌控著這段大江水域的主動權,這就非常難得了。”
孫梟軍正是以水軍見長的諸侯。
雖說吳鎮江在開戰初期對他們發起了突襲才占得上風,但能一直把握住這些優勢,沒有被孫梟反擊回去,也顯示出他對于水戰的深刻認識。
吳鎮江聽得心里大感舒服。
另一邊,陳飛也跳出來請罪了。
項陽失笑道:“陳飛,我不是命你輔助吳鎮江共同作戰嗎?聽說這段時間你消失了個沒影兒,跑哪兒去了?”
陳飛乃是項陽一手提拔的水軍統帥,再加上陳飛過去所立的大功,因此項陽倒沒有真的責怪于他。
陳飛尷尬地道:“其實后期孫梟軍并沒有在水上與我軍硬拼,末將也完全相信吳將軍的能力,所以才離開了正面戰場,當時末將是想著為陛下在大江之上多挖掘一些水軍人才的。”
“哦?可有收獲?”項陽也是眼前一亮,沒想到陳飛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有這等遠見。
單靠著他眼下的人才,應對目前的荊州之戰或許還是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