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于戰局的把握何等敏銳,他立即掌控到了敵軍破綻所在,下令大部分的投石機都向一個方向轟了過去。
“給我頂住!”
通過前面敗退回的手下,孫梟軍大將何通已經知道大涼軍這番手段,他的應對辦法就是不動如山!
炸藥包的威力的確讓人非常驚懼,但是對方只有十條船,十架投石機,能發揮出多強的威力?
他們與大涼水軍相對方向,全速沖鋒,時間上大涼軍最多只能拋出一輪炸藥包而已。
硬頂,只要頂住了這一輪的打擊而不混亂,那么大涼水軍將無計可施,只能以正統的水軍作戰方式跟他們硬拼,孫梟軍的數量優勢將發揮出來。
何通身在船隊之中,無法投離出來站在更高的維度上觀察他的船隊陣型,自然也無法及時發現,在船隊的左翼其實已經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缺口。
隨著他們的船只速度提到最高,左翼與主力脫離的距離也越拉越大。
這時,十枚炸藥包全都砸向了孫梟水軍偏左翼的那些船只之上,引發了接連的爆炸。
何通第二個失策時,太低估炸藥的影響。
炸藥之威,足以開山裂石,只要丟到船只上爆炸開來,威力絕不僅僅制造一些士兵的傷亡,而是連同船體一同破壞。
當船舷破損,船身進水之時,任你再沉穩,船上功夫再好也沒用,唯一的應對只能是拼命堵住窟窿穩住船身,無法再顧及撲船而來的敵人。
當大涼軍的炸藥包丟過,進入到了弓箭互射的射程中,這時的確是孫梟軍占據了上風,在弓箭上壓制住了大涼軍。
不過,正因為兩軍互相行進的速度極快,使孫梟軍也只有一輪齊射的機會,之后大涼軍船隊直接從引發的敵軍混亂之中切入進去,兩軍的船只完全貼到一起,為怕誤傷,孫梟軍只能放棄弓箭,抄起近戰兵器,盡可能地操舟與大涼軍船只貼在一起,然后進行近身肉搏。
孫梟軍的船多而大涼船少,所以當大涼船只先一步貼住了最混亂的那些孫梟船只,外圍的孫梟軍想要貼過來談何容易?
等到他們減速轉向,操舟而來,項陽已經親領著所有將士殺上了左翼的船只。
大涼軍勇猛無畏,視死如歸,而孫梟軍早就已經被陳飛的瘋狂舉動逼入氣勢的下風,難以在短時間內重整旗鼓,再加上之前被炸得人仰馬翻,剛一交手就被大涼軍逼得不斷后退,無法穩住陣腳。
陳飛這時也從另一個方向直接撞上了左翼的船隊,由金屬制成的金角輕松撞爛了他們的側舷,震得船上的敵人左搖右晃難以維持平衡。
“眾將士,隨我殺上去,救陛下!”
兩個方向先后出現有敵人殺來,而且沖擊力道都非常迅猛,打得孫梟軍不知該優先擋住哪邊的敵人,更不知道他們的援軍什么時候能趕到。
本來,任何受到項陽沖鋒的軍隊,唯一的任務就是死死拖住項陽,不論代價,只要堅持到其他的援軍殺到,多面合圍,必能確定勝局。
但這時他們只能想到自保。
莫說在援
(本章未完,請翻頁)
軍趕到的時候牽制住大涼軍,他們自己還能不能活到那時候都難說!
項陽從沿路之上敵人的抵抗中,已經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