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
中軍大旗擺動,示意早已經擺好的幾十臺投石機可以立即發動!
數十枚炸藥包從天而降,正好卡在葛楓的大軍進攻的路線上。
葛楓已經從樊城潰兵口中知道大涼軍這一套戰術,所以看到空中無數黑影飛來,前線將領首先下令全軍分散,避夠集中于一處被炸藥包造成大量的直接殺傷。
分散陣型,的確是古代軍隊面對炸藥這種新型武器能首先想到的應對之策,而且這種策略的確管用。
哪怕是經過項陽的親自“啟發”,再加上大涼高級工匠們不斷試驗配方,現在大涼軍中使用的最新型炸藥,依然是比較“原始”的,最多是裝一些鐵片與石塊進行擴散殺傷,增加殺傷威力。
但是,項陽作為這個世界上最了解熱武器的統帥,豈會不知道自家炸藥包的弱點?
哪怕敵軍已經做出最正確的應對,炸藥包依然可以造成一定的殺傷,這是敵人無法避免的。
其次,炸藥包在戰役之中最重要的是使用時機的把握,比如說現在敵軍發起沖鋒的關鍵時刻。
炸藥包不僅能造成直接殺傷,只要能逼得對方分散陣型,就已經讓敵軍的進攻威力大大削減了!
作為主動發起沖鋒的一方,葛楓軍隊本來就沒有占據地利的優勢,需要逆坡仰攻,現在連陣型都無法保持,這種進攻等于是白白給大涼軍送人頭而已!
他們的前排將士,甚至無法搭起完整的盾陣,擋住大涼軍的勁弓利箭。
同時,他們分散避開炸藥包的殺傷,也影響了進攻速度,讓他們更長時間地暴露在大涼國的投石機與弓弩的有效殺傷距離。
本來,投石機只來得及發射兩波炸藥包,現在卻可以發射三波,等于變相地彌補了殺傷威力,唯一的缺點只是多消耗了一輪炸藥包數量。
不過相對狹窄的陣型正面,同樣也限制了大涼軍弓箭手的發揮,他們能同時射出的箭支有限,殺傷威力不足以將葛楓的軍隊全部殲滅于沖殺過來的途中。
經過了投石機與弓箭手的雙重殺傷,葛楓前軍即使能沖到大涼軍陣前與大涼軍展開近戰,其威力也已經大大削減,幾乎沒有對大涼軍陣勢造成任何威脅。
項陽冷靜地看著將士們取得的戰果,突然站起來大聲提醒前線將領們。
“不可大意,繼續保持嚴整的陣型,葛楓不會犯這種低級失誤,他的前軍本來就是吸引我軍注意!”
“投石機立即進行換彈,準備持續對敵軍后方進行炸藥打擊!”
果然不出項陽所料,葛楓以最短的時間讓中軍與后軍完成了陣型整備,緊隨著前軍發起沖擊。
葛楓的狠決,不但讓他們可以持續性地對大涼軍發起進攻,更使得他們的前軍將士連撤退的余地都沒有了!
葛楓軍前軍早就意識到他們的進攻是徒勞的,但這時后面的“友軍”已經頂上來了,完全封死了他們撤退的路途,逼得他們只能持續向前,跟大涼軍以命搏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