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等了,前軍準備,分出五千將士護住投石機,其他軍士列陣準備沖殺!”
……
“孫梟已經忍不住了,諸軍作好迎戰準備!”
其他將領也已經注意到,孫梟的前軍已經開始分兵,只有少量軍隊依然守護著那幾臺投石機,大部分的將士已經擺出進攻陣型,散向東、北、南扇形方向。
這也意味著,孫梟軍投入投石機到現在,并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己方投石機不過被砸壞了區區三臺,而且在投石機炸藥的威脅以及時間的緊逼之下,根本沒有發揮多大的威力。
只要想想孫梟軍為了把這些笨重的家伙運到戰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明白敵軍虧大了,眾將對陛下的判斷不由得大感信服。
項陽的表情卻依然認真而凝重。
兩軍若是比拼器械的話,大涼軍占據上風是應當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決戰分出勝負,孫梟軍的六萬大軍可是擺在那兒呢。
敵軍第一波沖鋒立即發動,而且戰線極長。
大涼軍的投石機炸藥可以在局部戰場上給敵軍造成極大的殺傷,但是這么廣的角度,這么多的敵軍,即使是有炸藥包的加成,投石機工程兵也已經忙不過來了。
項陽下令,讓投石機主要集中在他們的工事修筑比較薄弱的方向,全力打散敵軍沖擊陣型,削弱其側翼的攻擊力。
而對于正面,敵軍進攻最兇猛的方向,項陽卻下令不用全力進行打擊,偶爾對著敵人最密集的地方丟幾發炸藥包,制造殺傷和恐慌情緒,給敵軍以心理壓力即可。
現在,到了考驗項陽所立的各種木柵障礙的時候了。
剛剛在孫梟軍的打擊之下,大涼外圍的木柵,已經遭到了不小的破壞。
特別是外圍木柵,被巨石砸平之后,跟那些石塊一起,只能作為普通的障礙物使用罷了。
不過,后續的木柵依然能幫助大涼軍形成一道道“防線”。
孫梟軍發起沖鋒之后,大涼軍可以先躲在較為高大的木柵與大盾兵后面,以弓弩對正面之敵進行射殺。
孫梟軍的前排將士立即堅起盾牌,阻擋箭矢。
孫梟軍雖然是義軍出身,而且比起陸戰更加擅長水戰,但也跟各路諸侯打了不少仗,特別是覆滅魯真軍的一戰,對于孫梟軍的陸戰確是極大的提升。
別說,他們還打得有板有眼,孫梟的指揮水準比起葛楓也強了許多。
投石機按項陽的命令,優先伏擊其他方向的敵軍,沒有對正面投過太多的炸藥,那么面對孫梟軍的盾兵絲毫沒有太多辦法。
項陽冷峻地看著敵軍不斷逼近,沒有進行任何干預指揮的意思。
孫梟軍很快就面臨問題。
他們如果排著整齊的陣型,有大盾頂在前面,的確是不用擔心大涼軍的弓弩,甚至還可以掩護著后面的弓箭手對大涼軍情開反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問題是,當他們來到木柵的范圍后,只能被迫分開陣型,“沿著”木柵的道路繼續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