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各種盾牌都是現成的,最多讓某些兵種要么帶上小盾,要么換兵器為大盾,轉為真正的大盾兵。
孫梟繼續作出指揮,再次調派大量的兵力到側翼。
他看出來了,正是因為有側翼的牽制,才讓大涼軍投石機的打擊力量被分散,無法騰出手來轟擊正面集結的軍隊,否則的話他們軍中的傷亡必定更大。
“大涼那個皇帝也非蠢人,他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那么多的投石機只在側翼發揮威力,只有一個解釋!彌補大涼軍兵力的不足!”
“即使立下了重重木柵,大涼軍也無法布滿各個方向的防線,側翼就是大涼軍的布局弱點!”
孫梟已經分析出大涼軍在全局的布局。
按理說,既然發現了敵軍的“弱點”,那就應該集中更多的兵力進行持續打擊,從敵軍薄弱之處撕開一道口子.
對孫梟軍來說最尷尬之處也在于此,假如他們把主力集中到側翼,反而會成為大涼軍投石機的靶子。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大涼軍的炸藥已經改變了“兵法鐵則”,改變了戰場的大形態。
孫梟明知道此點,只能繼續從正面沖擊,打這種“呆仗”。不過,仗著兵力占優勢,他依然能往側面分兵,持續不斷地維持側面的壓力。
大涼軍將投石機不斷在側翼戰場上傾泄炸藥,對于孫梟軍來說反而是有利的。
正面戰場上,前軍很快就因為巨大的消耗堅持不住了,對于大涼軍的壓力大減。
孫梟果斷地派出中軍,而且中軍剛剛上場替換,就顯出了效果。
他們在前排立下多重大盾,哪怕是一般的刀兵也持有小盾,掩護著后面的長槍兵與弓箭手不斷向前逼近。
在這樣的堅陣之下,大涼軍的弓箭手發揮余地就小了很多,除了少數站在高處營內箭塔上的弓箭手還能射殺,平地列陣的軍隊射出的箭矢只能“當當”地射在敵軍盾牌上。
“好!大涼軍已經技窮了,兄弟們殺上去!”
前線接替指揮的中軍將領大為興奮,這下子他們有了勝算,假如大涼軍是敗于他之手,那可是無上的大功勞啊!
別說,以孫梟軍的兵力,前排持著大盾整齊地向前推進,氣勢還是有幾分的。
正當他們以為大涼軍埋好的炸藥包已經全都被消耗掉之時,突然在他們的大軍之中,響起了幾道格外可怕的爆炸聲。
大涼軍集中將大量的炸藥包深埋,通過簡陋的手段,在下方挖有坑道,采用人工引燃的方式就是等這一波。
中軍之陣瞬間大亂,突然受驚的將士幾乎控制不住。
還好中軍剛剛參戰,士氣本來是處于最高昂的狀態,再加上將領有力及時制止了大家后逃,而他們已經進入大涼的大營之中,逃走的路線有限,這才沒有直接逃走。
孫梟軍發現剛剛的爆炸只有這一波,沒有持續性,穩住之后,雖然士氣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過已經能冷靜地觀察局勢了。
“大涼軍那些炸藥包為什么沒有被前軍踏出來?莫非是手動引爆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
爆炸過后,就連地下提前挖好的坑道也暴露了出來,讓孫梟軍將領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