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項陽帶領大涼軍開始逆攻岳虎軍,并在涼州和漢中打出一片天之后,羅玄海又主動派出使者。
只是當時項陽領軍出征,由朝中的大臣接待了他們。
以這種關系來看,羅玄海似是歸附了朝廷,成為了朝廷之臣。問題是,他們在各種上表之中,從來沒有自稱過臣子,而且還不斷地整頓軍馬,現在對于漢中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甚至爆發過直接的沖突。
誰都知道,漢中現在可是大涼軍的地盤,羅玄海這種做法已經等于表明不臣之心。
問題是,當朝廷派出使者進行責問的時候,羅玄海又好言悔改,請朝廷不要追究他。
按孫月影的話來說,這簡直就是個朝政里的“老流氓”“老無賴”。
以項陽的精明,自然早就對益州產生了戒心。
不管羅玄海心里作何打算,他的心里是把益州軍當作是敵非友來對待的。
其他的將領卻沒有這份警覺,突然間聽到益州軍有異常動作,都非常吃驚。
“正是,益州軍的船隊已經在永安等地完成集結。”
“雖然益州至荊州之間水路同樣難行,但是憑著益州軍對這段道路的了解,只怕依然有機會對荊州發起突襲。”
江陵之地,正好與益州接壤,同時又是一片富饒之地。
如果江陵之軍嚴陣以待,足以震懾益州軍的野心,相反,若是這里長時間變成無主之地,只怕會讓益州軍甘冒大險。
假如兩軍真的在江陵交起手來,那羅玄海怎么想的確不用在意了,因為兩軍已經以實際行動確定了敵對關系。
如今的大涼軍自然不會懼怕益州軍,但是他們的重心并不在蜀中,現在跟羅玄海交手并沒有半分好處。
“末將等明白了,必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占據整個江陵,不給其他人機會。”
易秋嫻忍不住提醒道:“陛下,雖然我們在江陵擁有主動優勢,不過益州敢于做出這種動作,就表明羅玄海已經忍不住了。”
“以后我們在外地有軍事行動的時候,漢中與江陵兩郡,都要保持足夠的兵力才行呀。”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杜鵬不作抵抗,直接逃走,也是幫了大涼軍一個大忙,避免被益州軍見縫插針。
大涼軍全取荊州,哪怕僅僅是從版圖上來看,也知道朝廷的實力有極大的增長。
而且,拿到荊州這個連通南北東西的要地之后,大涼軍的商隊交通,不需要再依靠關中南部的山區了,可以好好地擴展大道,讓大道上更容易地能行車馬。
各方勢力早就已經注意到大涼朝廷的重新崛起,所以這次荊州之戰,各方都派探子,想盡一切辦法打聽大涼軍的戰果與戰法。
即使是之前對朝廷最重視的諸侯,也萬萬沒有想到,一系列的大戰之后,大涼軍竟然奪下了包括江陵江夏在內,整個荊州所有精華地區,不但實力上升了一大截,現在連水軍也能快速發展起來,不日即將成為揚州的大敵。
而且,他們動用的總兵力非常有限,甚至可能還不如荊州之地一個大諸侯的兵力更多,只是加上吳鎮江的軍隊,才略有超過。
按正常的角度分析,以這點兒實力南下,根本無法取得太大的戰果,能借著北方的混亂偷襲魯真軍得手就已經不錯了。
現在的戰果,自然離不開大涼軍擁有的新式兵器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