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他們多次遭到海匪的襲擊,戰船隊損失極大,但是在大海上爭雄,沒有海船是不行的,哪怕他們自身戰力不足,也要重建海船隊,為將來的反擊做好更扎實的準備。
同時,他們約定好聯絡的方式。
漫漫山路相隔,項陽也不可能大規模地給他們輸送物資與裝備,但是小規模的人員往來并不難。
項陽要求,他們立即提供稻米的種苗,只要朝廷見到稻米種苗,對他們的封賞立即就會下來。
同時,他還會讓下一波來接觸的使者帶來全新的戰船圖紙。
項陽跟葛那夫等人仔細聊過才發現,別看南海部眾長期生活在海島之上,出海捕魚也要靠海船,但是以他們的文明程度,對于船只結構方面真的是不太懂啊。
那種海船根本不適合與敵交戰,靈活性和程度甚至船體強度都不太合格,大涼僅僅是提供過來圖紙,也能讓他們的海上戰力上升一大截!
項陽也不怕他們學會新圖紙技術之后勢大難制,南海島上的工匠根本無法與大涼工匠相比,而且他們還能不斷地改進戰船設計,而南海島眾,則只能原地踏步了。
安排完這一切之后,項陽終于帶著楚清清等人北返,也讓楚清清三女長松了一口氣,終于不用再冒險了。
……
與此同時,荊州之地已然爆發起一場大戰。
徐州袁家表現出極大的魄力,準許揚州軍與豫州軍進入廬江郡,與袁義的軍隊組成聯軍,共同進攻江夏。
面對這一股聯軍,荊州防衛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霍飛勇本來對于南方諸侯軍的戰力稍稍有些輕視的,不過領軍與之接戰,發現他們的兵士素質雖然比不過大涼軍,但對于戰陣的熟悉程度以及軍械的使用還是強于一般的義軍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非常習慣于配合水軍作戰,讓霍飛勇哪怕取得了局部戰場的勝利,也會被逼得不斷后撤。
好在霍飛勇并沒有過于急躁。本來他與易秋嫻事先制定的戰術就是依靠著江夏城的城防來消耗敵軍的進攻勢頭,主動出戰不過是小試牛頭,探探敵軍的深淺而已。
霍飛勇一邊加緊在江夏城外的布置,一邊將周邊兵力集結起來,寧可損失一些前線的小城池,也要避免兵力的折損,一切只為了最后的決戰。
相對于霍飛勇的從容,大江之上的陳飛面臨的壓力就很大了。
他們已經與揚州水軍多次交手。
雖然陳飛已經習慣了揚州水軍的戰法,不過雙方的船只數量差距太大,即使陳飛得到楚家三小姐相助,也只能勉強維持守勢。
不過,隨著大涼水軍船只的損失不斷擴大,而揚州水軍卻能從后方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最終他們會因為巨大的兵力差距,使得防線崩潰的。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