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義的指揮聽起來似有道理,但卻讓周圍的將領從心底冒出一股寒意。
這種戰術,完全是靠著手下不畏死地拿命堆出來的啊,不知道他們自己的部下會有多少犧牲。
眾將領看到袁義的臉色不敢反駁,只能祈禱城墻上的大涼軍“開眼”,千萬不要以自己的將士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啊。
袁義自己也知道,這份命令極為冷酷,為免出現意外,直接下令讓他最信任的廬江軍充當督戰隊。
就算是再畏懼大涼軍的炸藥包,也不準后退。
迎著大涼軍的轟擊往前沖,還有機會活下來,若敢后退,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有些將領的表情更加不自然了。
從戰場指揮上看,派督戰隊是很正常的操作,挑選自己最信任的軍隊作為督戰隊也無不可,問題是他們并非上下屬的關系,而是盟友關系。
這豈不是讓廬江軍可以在戰場上“隨意”殘殺他們的將士?
此刻畢竟袁義是占著理的,他又是戰場主將,許多諸侯將領已經是敢怒不敢言的狀態了。
只見戰場上,袁義的狠辣確實起到了作用,大量的軍士瘋狂地涌上來,讓城頭上的大涼軍無法兼顧。
霍飛勇立即作出判斷,依然優先攻擊那些高大的投石機。
敵軍的投石機目標極大,更容易命中,而且投石機周圍還有大量的役夫與士兵。
只要把炸藥包往那邊的區域丟過去,不管有沒有把投石機砸塌掉,都足以制造巨大的傷亡,不比向著直接沖鋒的敵軍拋出效果差。
城下沖過來的敵軍同樣有極大的威脅,但是他們一時威脅不到城頭的投石機,跟城頭的大涼軍展開了常規的攻防戰。
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量的傷亡,不過霍飛勇決定守江夏,從來就沒想過能無驚無險地守下這座堅城。
為了增強霍飛勇手上的實力,易秋嫻足足調撥過來兩萬將士,讓霍飛勇有死守的底氣。
兩萬擁有堅城可守的大涼將士,敵軍要破,怎么也要來二十萬大軍,而且要付出近十萬代價!
兩邊的弓箭手也在城頭與城下對射,讓廬江軍非常郁悶的是,他們還是處于被壓制的地位。
幸好中層將領們沒有因為百余架投石機而大意,還是按部就班地準備好了各種大盾,以大盾來阻擋大涼軍的箭矢,以這樣的方式減少傷亡。
而且廬江軍帶來的器械并不是只有投石機,還包括了攻城錘,樓梯等。
樓梯那東西跟大型投石機一樣,也會成為最明顯的目標,根本難以靠近城墻。
不過,攻城錘與蒙皮沖車還是可以利用的。
蒙皮沖車其實也屬于一種改良型的攻城錘,不過它的上面有一個大的木架,上面蒙有特殊處理的麻布。
這些麻布都經過了特殊處理,不但非常結實不會被一般的箭矢射穿,而且本身還有防火的功能,下面有一片空間,可以讓戰士隱在下面,躲避城頭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