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是項陽看準此處的原因之一。
這處大寨是最不容易受到突襲的,因此他們的提防之心會降低。
相反,沿江的水寨是知道陳飛的水軍不好對付,哪怕揚州水軍占據著巨大的優勢,想必他們也不敢放松警惕的。
只要對方有大意的心思,對于項陽來說,就有著無數的操作空間。
他們會提前針對柴桑的援軍作出安排。
項陽的身邊還保留著一次作戰使用的炸藥包,就在這一戰,項陽要制造出最大的震憾效果。
假如連這處大寨也被成功襲擊,那么必定會讓柴桑都沒有安全感,震動整個郡內的守軍。
那時,對方在緊急調動兵力之間,就會露出破綻。
項陽靠著驚人的身手與黑夜的掩護,避過重重哨兵,搞清楚了目標大營的所有安排,之后立即發起突襲。
……
正如項陽所料,對方大營之中一片放松之象。
柴桑表面上看,也屬于“前線”的范圍,但是因為大戰是在江北進行,同時也是由徐州軍主導,所有的物資供應自然由廬江提供。
徐凌風正因為袁義搶到了主導權之事而不滿,怎么可能巴巴地從柴桑給他們提供太多物資?
所以現在的柴桑其實是一派安定,根本感受不到大戰氣氛,最多只有沿江的水港,給己方水軍提供停靠與休整的便利而已。
沒有太多的物資從這里運送,晚上更是完全停止,所以大營之中幾乎所有人都回營帳休息,連警戒的人都沒有留下。
項陽親自帶領著四五名最精明的戰士,身穿黑衣潛行,來到外圍以暗箭將最外圍的幾個哨兵射殺,然后鉤住木柵,拉開一角。
在其他方向的敵軍警戒人員注意到這邊之前,數百戰士已經通過這道小口子潛入營內。
之后他們擺出一個簡略的陣勢,準備好引火之物,立即發起了反擊。
項陽已經暗中觀察好了敵軍警戒的人員密度,大體能猜估到對方什么時候能發覺到他們的動作。
再拖下去意義不大,借著前面數百戰士的突襲,吸引住敵軍注意力,后續的一半兵力同樣能溜進來,甚至還有部分戰士可以在大營之外分散敵軍,讓敵軍產生判斷錯誤。
數道營帳同時燃起了大火,在黑夜之中格外顯眼。
柴桑軍的哨兵倒也不是初上戰場的新兵了,立即就意識到他們是遭遇到敵軍的突襲。
哨兵們一邊大喊,驚動友軍,一邊快速向著起火點沖過去。
短時間內他們也無法判斷出敵軍到底是在哪里發起了突襲,只能向著更加明顯的,已經著火的地方沖過去。
但是,他們在奔跑的過程中,完全成為了大涼軍的活靶子。
項陽一聲令下,數箭齊發,把最先沖過來的哨兵全部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