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竟然連一支兩千人的部隊都擋不住,廢物!”
柴桑軍在這一戰中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低估了大涼軍的戰力,他們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垮柴桑最后一支預備軍隊,等于完全改變了戰局。
所有大規模的戰場,都是從一個局部戰場開始扭轉的,特別是整體的崩潰。
他們側翼軍隊的選擇并沒有問題,問題在于軍隊素質無法與大涼軍相比,明明想先后撤,再跟中軍形成聯合的防線,保持戰線的統一性,卻被項陽冒險先一步卡住了后撤的道路,造成了側翼小戰場的崩盤。
這使得柴桑軍的中軍正面缺少了側翼的保護,宋齊軍多出來的軍隊,可以直接繞到側后,再對他們發起進攻,甚至更狠一點,可以趁著中軍戰場撕殺都脫不開身,直接沖殺柴桑軍的主將本陣。
不管是襲殺敵軍主將還是逼得他逃走,都能讓敵軍戰場無法得到主將的指揮,大潰敗也就不遠矣。
柴桑軍發現側翼戰場已經無法挽回之時,就已經明白這場大戰不能繼續下去了。
中軍本陣接連打出旗號,指揮著前方的大軍互相掩護撤退,不過宋齊也已經看出目前的局勢,他雖然不如徐凌風,但是比徐凌風手下的大將還是有余的,本身也是指揮過大規模交戰戰場的有經驗的將領,這時自然不能讓他們從容退走,正面的軍隊沖殺得更加猛烈。
項陽這時反而帶著軍隊悄悄退出戰場。
這次的大戰已經沒什么懸念,宋齊軍雖然不太可靠,但在這一場大戰中,表現出的戰力與士氣還是讓人驚喜的,單靠著宋齊軍已經足以擊敗對方了。
他則要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他在思考著柴桑郡城中的何通腦子里在想什么。
對何通來說,他派出城的乃是主力大軍,雖然柴桑在其他地方還分散著幾支軍隊,不過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把他們集結起來的。
因此,這支主力絕不容有失,何通一定會再派出一支援軍,嘗試性地進行支援。
項陽已經算計清楚了。
靠著他們新派出的援軍,就算趕到戰場也已經到了大戰后期,絕對不可能發揮太大的作用,按一般的戰爭進程,他們跑到半路上就會接到戰場的局面發展。
只要何通派出的主將不是純廢物,那時就能明白,依靠他們的軍隊與趕到戰場的時機,是不可能扭轉戰局的。
那時,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撤回城內,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去!
項陽的眼中一亮,這就是大涼軍的機會了。
柴桑城中的守軍本就不算多,為了能跟宋齊軍決戰,派出了大部分能戰之士,之后又派出了援軍,在那一刻,相信敵軍的城內守兵總計也沒多少人了,這可是進攻城池的大好機會啊。
當然了,大涼軍手中現在連些長梯都沒有,總不可能只靠著爬城墻來突破柴桑城的防線,不過卻能利用好那只撤回城內的軍隊。
他帶著軍隊先一步埋伏在柴桑城的附近。
柴桑城有個好處,那就是附近的區域有極多的山林。
柴桑的地形跟宛城、襄陽等地比,簡直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