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我們就要發動對宛城的攻城戰!大家都給老子打起精神來!絕對要讓宛城軍嘗嘗厲害,哪怕無法直接破城,也要把他們打成縮頭烏龜,不敢出城!”
蘇騰意氣風發,信心十足。
南方的廬江戰場,集中了二十萬聯軍兵力,面對江夏堅城卻難求一個說得過去的勝績。
而他們的北方戰場,雖說只是側翼,卻迎來了開門紅,由他蘇騰親自指揮,大勝大涼軍,提升全軍士氣,這使得兗州和豫州軍揚眉吐氣。
蘇騰作為劉航帳下第一猛將,向來自視極高,這樣的大勝,更加助漲了他的氣勢。
當然,其他的將領也對蘇騰心服口服,包括項鵬派來的豫州軍,而且他們也真切地相信,以聯軍現在的兵力還攜著大勝氣勢,絕對能壓過宛城守軍不止一頭。
“所謂攻城作戰,其實向來沒什么好辦法,一鼓作氣而已!我知道這會帶來不小的傷亡,但還請各位友軍好好配合,不要有什么抱怨。”
這話一出,豫州系的將領就有些色變了。
北方戰場就是兗州軍與豫州軍的聯軍,這番話幾乎是明著對他們豫州派系的將領說的。
這些將領也聽說過蘇騰高傲,但沒想到傲到這種地步,一場大勝之后,眾將對他頗為心服,但是蘇騰這種說法,就讓某些人心中不服了。
蘇騰其實也不是那種勇猛無腦的主兒,他是根本不在乎。
在蘇騰看來,哪怕出現了什么問題,他也能憑著自己的武勇和用兵之能解決掉,若不是要把宛城重重圍困,只要“戰勝”大涼軍的話,他甚至不需要豫州軍的支援,自己就能做到。
“蘇將軍,不知道第一波攻城之戰,由誰來指揮呢?您親自上場嗎?”
一位豫州系的將領忍不住有些陰陽怪氣地開口道。
蘇騰卻是仰頭大笑:“那是當然!明天我不但要親自在一線指揮,而且要親自攻城,斬殺幾員敵軍猛將不可!”
……
蘇騰用兵很急,大軍剛剛對宛城完成了合圍,他已經開始了攻城前的準備。
當然了,宛城的地形也是對他們有利。因為地形較為平坦,后勤補給能更快地通過大道運送過來。
第一天的攻城,聯軍采用的是全力進攻一邊的做法。
宛城內的兵力略有不足,但是聯軍的總兵力也只有四萬,而且蘇騰等人清楚,哪怕攻城受挫,后方也不可能給他們調來更多的援軍,不能使用極致的消耗戰法。
既然要集中進攻一個方向,那這個“矛頭”就要夠尖銳有力。
蘇騰看到陣勢擺好,三通鼓罷,毫不猶豫地發起了全力進攻。
戰前鼓舞并非他的特長,他也看不上那種賣弄口才的把戲。蘇猛只知道,在此之前他們剛剛得到大勝,士氣上就能壓制對方。
一鼓之勢,威力最強,若是打得夠好,直接一口氣攻破一個城頭也是有可能的。
就看大涼軍是不是能擋得下他們的攻勢了。
蘇騰有意讓軍隊先試試大涼軍守城的“成色”,所以倒沒有急著第一個沖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