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我們本來的目標也不是進攻宛城,即使現在不攻也無所謂,問題是,有宛城的威脅,我們要如何威脅敵軍的后方運輸補給?”
蘇騰笑了起來:“只要想開了,其實也好說!把圍困宛城之軍全都撤走!放他們自由出城!”
“啊?”
“怎么?還想不明白?我們就跟宛城之敵打野戰好了!何處遇到敵軍,何處將敵軍擊破!”
“這,將軍,這樣會讓我們的風險大增啊。”
眾人都被蘇騰的決定驚呆了。
表面上看,這等于是他們四萬人跟大涼軍不足兩萬人打野戰,這樣他們照樣能發揮出兵力優勢,不需要再分出大量兵力用來圍困宛城。
但是,宛城不是擺在那兒好看的。
戰場上的探查其實遠不像一般人想象得那么簡單,更不會太過及時,戰場探查到消息然后傳回來給主帥,再由主帥作出判斷,指揮軍隊迎戰,需要的時間是很長的。
這也是為什么,成功達到伏擊效果的一方,能有這么大的優勢。
戰場形勢,大部分時候,對于主帥來說其實是“黑暗”的。
這種情況下,擁有宛城作為根據地,大涼軍就有極大的優勢。
他們的兵力雖少,卻能集中使用,而且戰事一旦不利,既能快速從宛城分兵接應,又能很快地撤回到宛城之中。
反而蘇騰軍就沒有這種好運了,他們繞行到西邊,既要尋找大涼軍的運輸隊偷襲,又要時刻提防背后的敵軍,萬一出現失利,附近又沒有友軍存在的話,想要撤到安全的區域,也必須要繞過宛城才行。
這么遠的距離與曲折的行軍路線,只怕他們還沒有安全撤回,已經全軍覆沒了!
這種事情不需要發生太多次,只要一兩次就會嚴重打擊敵軍的士氣。
蘇騰沉穩地道:“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么,不過,這樣做總比分兵圍困宛城更好,宛城乃是大城,分散在四個方向把這里圍住,假如敵軍要從某個方向發起突襲,其他方向的友軍該怎么接應?”
“如果我們在每一個方向都安排足夠的兵力,那根本就無法分兵截斷大涼軍的后勤補給了。”
眾將點了點頭。
蘇騰所說,也是他們的無奈,兵力優勢無法轉化為戰場的優勢,他們掌控住的宛城東部區域,又無法對大涼軍造成實際的影響。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富貴險中求”,冒著更大的風險,卻能騰出更多的兵力,看看大涼軍是不是敢主動出擊,會不會正好撞到他們的主力。
蘇騰冷笑道:“各位不要忘記,我們還有另外的一個優勢,那就是手上有一支強大的騎兵!而大涼軍是以步軍為主,在野外作戰,機動性上我們已經占了天大的便宜。只要敵軍暴露出位置,我們可以隨時對他們發起突襲。”
“將軍高見!”
聽到蘇騰點出了騎兵的作用,讓許多將領釋懷。
北方作戰,騎兵的作用就是這么大,特別是宛城這樣的地形。
蘇騰說出他的方案之時,佩服地看了一眼旁邊的荀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