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諶正暗自竊喜時,那老家伙又再度開口勸誡。
“陛下素來任能,李若甫為相多年,借助您的青睞才得以一展才華,君臣之間最忌的就是相互猜忌啊,陛下您仔細想想,這幾年來,若不是您有膽識放權于他,天下如何太平啊。”
這一席話倒是說到明皇心里去了,被最信任的臣子無視,于那位君王不會大發雷霆。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匡天下,自己當初拜李若甫為相,亦是想效仿,這樣在他突發惡疾時非但不前去探望,還要收回兵符,豈不是正好使得君臣離心嗎?
用人不疑,這番舉措會讓自己明君之姿落下不實。
“既然如此,那此事暫緩吧,退朝后朕親自去探望李相,待他痊愈后再議兵符一事。”
“陛下圣明。”
明皇又問道:“那此事交予李相處理,西域都護府拔營前推一事進展如何?”
楊諶搶在前頭說道:“陛下安心,魚恩唐身經百戰,繼高老將軍卸甲歸田后他乃是我朝第一的老將,俱傳來的消息,休整三日后,大軍即可挺進大漠,前往西域,同大食一決高下。”
明皇心情大悅,拍手稱快,“好,我唐國人才輩出,一統之事功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千秋,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先皇們盼這一天不知多久。”
既然皇上開心了,朝上的諸事對大臣們來說就順利許多。
散朝的鐘聲在鐘樓敲響,余音傳到大明宮。
楊諶和那位老者一齊走出來,踏出皇宮的一剎那,老人高挺的背脊總算可以送下來,到他這個年紀,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早已司空見慣了。
深陷泥潭,摸爬滾打一輩子的人在自己最后一段時光只想著平平安安。
“楊尚書,今天這種事希望不要再發生了,我這把老骨頭禁不起折騰,此事作罷吧。”老者以沉穩的語氣勸告他。
楊諶訕笑道:“老人家多慮了吧,想著再有幾天您就可以脫掉這頂官帽了,該做的,不該做的,您老可得想清楚。”
說罷,正要加快步子離開,又被那老者叫住,“朝堂上的事情,我會讓手下的人處理干凈,不會傳到李相口中,也請楊尚書做個順水人情,保我老頭子一路平安。”
他如今已經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楊諶膨脹的野心和李若甫早晚必有交鋒。
不過于他,只要能安度晚年就行。
楊諶收斂笑容,轉頭一副堅冰般刀槍不入的冷漠,“老人家懂規矩,自然會安然無恙。待會皇帝去李相那邊,老人家也要打個圓場的活,我保您晚年無憂。”
老者恭敬地行了個禮,最后忍不住提醒一句,“尚書,高處不勝寒,李相能做到的,您未必能,您......”
話語未完,他便發現楊諶眼底已盡是漠然,望不見底,全是黑暗,早已將他視作毫無價值的退局人,此番同自己的對話,好似在威脅。
楊諶甩袖,輕哼一聲,將老者一人留在身后。
高處不勝寒,那是你們爬得不夠高,我楊諶偏不信這個邪,定要爬到更高的地方,望不見前人項背,獨見一片風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