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她放學回家去市中心玩,看到大屏幕上正播放著當紅偶像天團的演唱會,她停在原地看了很久,想像自己也能成為她們當中的一員。
一個陌生人走了過來,他穿著厚厚的大衣戴著一頂禮帽,長長的圍巾拖到了腳跟,瘦削的臉上布滿了絡腮胡子。
他湊到明里跟前很有禮貌地向她打了一聲招呼。
“平野明里小姐。”
“你認識我?”
“我看過你在學園祭上唱歌。”
“你也是星探?”
“不,我是個作曲家,我想讓你唱一首歌。”
“唱什么歌?”
作曲家從口袋里拿出一疊泛黃的紙,五線譜已經花到看不清,歌詞也是非常標準的漢語她根本看不懂。
“這是什么歌啊?我看不懂。”
“五線譜至少會看吧,你可以試著哼一哼。”
明里小的時候學過一段時間聲樂,她對著五線譜將旋律一點一點哼了出來。
“嗯...........嗯................????”
“好棒!從來沒聽過這樣的旋律。”
“對吧。”
“我真的可以唱它嗎?”
“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
“你現在還不能被稱作歌手,我要一個真正的歌手來唱。”
“那你為什么還來找我?”
“我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可能性。”
“什么意思?”
“等哪一天你成為了真正的歌手,我就會來找你了。”
說罷他離開了,走之前還不忘了告訴明里:
“放心吧!這首歌是只為你而作的。”
這足以打動明里反抗家人的意愿。那首歌旋律里傳達之意境,是她從未體會之空靈和壯闊。她記住了那首歌的歌名,回家翻越字典后終于找到了答案。
“豈曰無衣.....”
豈曰無衣,是在《詩經·秦風》中一首波瀾壯闊的出征曲的第一句。全篇表達的是一種在逆境中同仇敵愾氣宇軒昂的豪邁。但在明里的印象里,那首歌的旋律不僅僅如此,還有更多她沒有唱出來沒有感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