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竹冠的材料是文竹,雖然不算貴重,但作為氣節的象征,被很多讀書人所喜愛,也是童生們普遍佩戴的一種冠冕。
戴上冠冕后,葉南的長輩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隨便摸他的頭了。
比之十年前,頭上有了些許白發的方仲永低頭看著葉南,心生感嘆。
今年省試之后,他這個十年苦讀的徒弟,也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了!
想到這里,他端正肅穆,重新坐回主位。
“南兒,你這十年辛苦,我都看在眼里。雖然官家將你贊為‘大宋第一神童’,但我希望你以后無論所在何地,身為何位,都能不忘初心,牢記你這十年辛苦寒窗,所謂為何。”
“所以,我為你取字為子初。”
“子初謝先生賜名!”
葉南當即拜下。
從今以后,他就是葉南葉子初!
……
原本,除了舅舅一家,葉南還想請方仲永一起去汴梁。
但方仲永拒絕了。
他笑呵呵的道。
“我在金溪幾十年,早已習慣了這里的一草一木,不愿搬遷。如今子初你好似大鵬乘風,扶搖而上,記得有空飛回來看看我。”
見方仲永堅決,葉南也沒有再提。
解試不像府試,就在隔壁臨川。他需要趕上三百里的路,去江南西路的首府,洪都府進行解試。
這段時間,是很多童生往洪都府趕考的日子。各縣衙得令,清理道路上的猛獸土匪,為科舉提供方便。
為避免一路上的紛擾,葉南騎著日行千里的駿馬獨自上路,不過半日就到了洪府。他舅舅一家則通過水路,和王安石的大弟,王安國一同入汴梁。
入了城,葉南牽著馬,找到一家方仲永推薦的幾十年老店。
他剛剛走近,便有店小二迎了過來,點頭道。
“客官,您是吃飯還是住店?”
“住店。”
此時,距離解試還有兩個多月,葉南算來的早的,所以還有房間。
柜臺上,葉南用方仲永給他的資費直接付了三個月的房錢,掌柜的一看就知道,這位年輕的公子,應該是來參加解試的,把葉南安排到角落的安靜房間。
把馬讓店小二送到馬廄,葉南點了個煸炒羊肉,一個清炒蘆筍,又加了份糖醋魚。
店小二原本想說本店菜足量滿,一個人兩道菜足夠吃了。但他看了看葉南的體型,回頭直接進后廚叫菜。
此時正是飯點,店內很快就坐滿了人。
葉南正吃著,店小二笑著小跑了過來,道。
“這位客官,店內已經客滿,不知可否與那位客官共用一桌?”
葉南順著店小二看去,是一名與他一般做文士打扮,看起來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見了葉南的目光,他微笑著拱手示意。
于是,葉南輕輕點頭。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