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上,經過這十年的傳頌,幾乎所有讀書人練字時都會在書房內寫上《墨梅》,才氣也已經從三尺一漲到三尺六。
上面還泛著瑩瑩原詩寶光,證明是當時葉南在童子試上寫的原詩無疑。
有昨天十萬兩打底,這一次,三人對視一眼,一開口就是十二萬兩,而這首詩的市場價,應該在二十萬兩左右。
畢竟練字雖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若是葉南的詩能夠幫助洗練文氣,那就是兩千萬兩都有人出。
這三人顯然是得到了家里人的暗示,價格層層上疊,很快就到達了二十萬兩。
但在另一潘姓官員就要繼續報價時,葉南突然把詩卷一收,遞給報價二十萬兩的曹姓官員。
“二十萬兩銀子,這詩是你的了。”
那潘姓官員一聽,連忙道。
“葉解元,我能出更高價!二十一萬兩!”
葉南搖頭輕笑。
“二十萬兩,在汴梁城中買下一座小院足以。”
他的詩就值這么多,再多那就是人情。
他還沒到需要用人情換錢的地步。
潘姓官員又說了兩句,見葉南堅持,也只有嘆息曹姓官員的好意。
為啥剛剛喊出二十萬兩的不是他呢!
而名為曹典,字國方的家伙,高興的接過葉南手里的卷軸,伸手就是二十張出自龍族東瀾錢莊的萬兩銀票。
他還想請葉南到他家坐坐,但被葉南婉拒。
一聽姓氏就知道,這家伙是太皇太后,被宋神宗尊為曹太后的母族,出身軍將世家。另兩個潘姓年輕官員和王姓年輕官員也是一樣。
而王安石變法,將對曹氏,潘氏這些軍人世家造成巨大沖擊。所以,曹太后可是反對變法的急先鋒,兩人根本不是一邊的。
按照曹氏的想法,可能是想從自己這里入手,對王安石造成影響。
賣了詩卷,這兩天葉南和方虎找了牙行,找尋合適的房屋。
沒兩日,方仲永就到了。
王安石先為他接風洗塵。隨后,方虎和葉南又在他的意見下,在汴梁城北買了一處兩進小院,又購置了一些家具。
等這些事情都辦好,已經有十日過去。
這日一早,葉南拜別了舅舅舅母,又在方仲永那里聆聽教誨,前往圣院。
……
在汴梁城,立有圣院。其中,又按照學科不同,分為儒家、法家、兵家、農家、道家、縱橫家等等。
一般情況下,圣院并不外招。而是在每次殿試過后,從進士中擇優錄取,選入圣院當中。
在殿試后,也有不少進士被好幾個圣院看中。但像葉南這種還沒有經過殿試,卻能入圣院四科‘實習’的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
圣院門前并沒有護院,因為整座圣院都在圣人們的注視之下。
而且,圣院之中自有法度,非進士或持有圣人信物者不可入。
雖然以葉南自身圣前進士的修為足以入圣院,但未免引起圍觀,葉南還是拿出了黑色斷戟,持之走入。
然后,他把正在門口掃地的人給嚇了一跳。
見有人持戟走入圣院,他還以為是有誰受了委屈,到圣院里喊冤來了。心里想著:這家伙怕不是發了瘋,我得離他遠點。
但等看清葉南那年輕且圓潤的模樣,又很快反應過來:看這斷戟的樣式,似乎最近就聽說過?
他握緊了手里的掃把——別看是掃把,但在圣院已經傳了上百年,經過不知道多少進士文氣加持,堪比神兵,對葉南問道。
“你是……葉子初?”
進了圣院,葉南收起斷戟,對這人拱手。
“正是,不知這位兄臺高姓大名?”
這掃地的男子年約三十。聞言,他放下手里的掃把,整了整頭上的冠,對葉南回以同僚之禮。
“蘇軾蘇子瞻,見過葉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