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她只有一個當皇帝的父親,南唐國主卻有二十余位皇子公主。
每次想到這里,她就覺得有點虧,有些小女兒心態的郁悶,她始終不愿意承認這份心思罷了。
用某人的話說,就是虧到姥姥家了嘛。
然后她來到了一座雄偉巨城的圍墻邊緣。
它就是南唐國都,鎏京。
世間雄城,皆會設置一座或者數座氣勢磅礴的陣法,用以庇護城內凡人。
有些強大王朝的首善之城,陣法恢弘,玄之又玄,竟然能夠在法陣內禁絕術法,絕大部分修士一旦入城,簡直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南唐都城臨海,不過在西南方還設有一座陪都,名酆城,習慣被老百姓稱為酆都。相傳遠古時代此地曾是冥府入口,九洲所有幽魂,皆從此處去往陰曹地府,入鬼門關,走黃泉路,過奈河橋,喝孟婆湯……不過如今已無人當真。
也許是南唐從帝王將相到販夫走卒,日子都過得太安穩了,這里的邊關武將,連戊守治理邊疆都不太上心,更別談什么開拓版圖的野心了,這里的廟堂文臣,人人廣袖博帶,名士風流,好清談而輕事功,這里的諸子百家,相處融洽。
黃東來收劍入匣,身形急速下墜,最終落在一處外城墻的墻根。
————
她沒有第一時間就去“認祖歸宗”,南唐黃室也好,母親所在的楊氏也罷,黃東來不知為何,可能是自幼就在山上清凈修行的緣故,對于這兩個有至親血脈牽連的家族,從來沒有太多歸屬感、認同感。
唯有同父同母的親哥哥,雖然素未蒙面,但是黃東來最心生親近。記得在她尚且年幼的時候,當時在蓮花峰上得到大圣遺音的認主,蓮花峰專程傳信給鎏京皇宮。很多事情,她都是很后面很后面才被蓮花峰長輩告知,理由多是不希望耽誤她的劍道修行,為塵世俗事誤了心性。
比如她那位當皇后的娘親病逝了。
又比如她的哥哥,那位大皇子,曾經假借巡邊的名義,擅自來到青峨山外,希望見她這個妹妹一面,結果被阻擋在外頭,最后連蓮花峰都沒見著,只留下一份禮物,是個小布偶,據說是當年妹妹誕生時,他就準備好了的。后來黃東來聽一位門中晚輩,聊起哥哥的時候,那女子兩眼放光,說黃師叔你的哥哥啊,真是玉樹臨風,待人接物,溫良恭儉,真是位謙謙君子,一點都不像是未來要掌握一個大王朝的權貴男人,倒像是個性情溫和的世家書生。
黃東來又聽說,這個哥哥,也病死了。
最后在某人打算下山之前,黃東來又聽說,南唐皇帝,也就是他她的父親,因為身體孱弱,風燭殘年,已經好幾年不理朝政,除了每年一度的社稷大典,極少拋頭露面。這意味著什么,顯而易見。帝王之家的龍子龍孫,和滿朝文武,對此更是心知肚明。
所以黃東來覺得,如果再來一次“又聽說”,那么她這輩子,其實再也沒有“又聽說”的機會了。
她來這里,是為了見那個男人一眼,可是又怕見到他。
最少,她甚至都不知道該怎么稱呼他。
爹?父皇?皇帝陛下?
黃東來嘆了口氣,沿著高大巍峨的城墻,緩緩向前行走,漫無目的。
————
她跟一群人擦肩而過,約莫七八號人,多是青壯歲數,也夾雜有兩個少年,衣飾都算不得華貴,但相對而言,也是殷實之家的子弟,有人咦了一聲,很快各自相視一笑,轉身跟在這位被他們驚為天人的美人身后,從背后欣賞她的婀娜身姿,有些膽子大的,還加快步子,想要過過手癮,若是那女子也是個膽大敢撒潑,不愿忍氣吞聲的,那就腳底抹油跑路便是,反正總不至于給鎏京外城的巡城衙役抓個現行。
只不過當兩人走近了想要伸手,就發現那女子已經扭頭望來,冰冷眼神跟看死人差不多。
嚇得兩人下意識就乖乖站定,意識到自己竟然如此不濟事,弱了聲勢,其中一人立即搓著手,嬉皮笑臉道:“小娘子,散步呢,需要幫忙領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