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幾乎逆天地在干涸氣海之內,自行生出還算豐茂的水源,但是又被人在雙眼植入兩條蟄龍,長久以往,真是謫仙人中的謫仙人,也要認命。若是當時陳青牛得了天龍八部的好處,降伏了兩條為禍作亂的蟄龍,而不用承擔其因果,那么陳青牛未必不能一日千里,成為修行路上的天縱之才,結果那件佛教至寶更不是省油的燈,比起雙眼蟄龍,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讓陳青牛徹底沒了脾氣。
不過世間事,福禍相依,老天爺再喜歡打盹,總歸是留給陳青牛一線生機。
蟄龍的夜夜折磨,讓失去了天生道胚佛根大機緣的陳青牛,打磨出一副極好的后天武胎。
體內佛家八部眾的存在,則給了陳青牛能夠跟飛升境之下所有修士,來一場大不了玉石俱焚的底氣。
世事無常,命途多舛。陳青牛對此,感觸至深,可謂深入了骨髓。
所以陳青牛對于修行,從來不視為什么苦差事。
舉個例子,凡夫俗子,牙疼歷來是大苦事,那么作為修士,擁有八部眾的陳青牛,所受之苦,等于是一個凡人,時時刻刻都承受著牙疼帶來的折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而且看不到盡頭。
這樣的長生大道,陳青牛羨慕什么?
但是陳青牛覺得越是如此,就越要活得更好。
畢竟,他還有很多風景沒有看到。
————
深夜,陳青牛吐出一口濁氣,站起身,將那枚青銅兵符懸佩在腰間,走出營寨,沿著一條山坡小徑,去往那座三層建筑的烽燧,一探究竟,純屬好奇。
軍營巡夜士卒以及暗哨都算眼尖,也曉得此人身份,讓陳青牛的登山,一路暢通無阻。
烽燧按照西涼軍例一燧五人,戰馬四匹。鐵碑軍鎮以北,烽燧大小三百余所,各自相距三十余里,星羅棋布,釘子一般,死死嵌入兩國邊關版圖之上。
陳青牛推門而入后,發現烽帥一人,烽副兩人,烽子兩人,總計五人,都圍坐烽燧一樓桌旁,全部目瞪口呆,怔怔望向自己。
人人手里還舉著酒杯或酒碗,濃郁酒香彌漫于烽燧。
陳青牛笑道:“你們繼續,我就是去烽燧頂樓賞景的,別管我。”
一個魁梧漢子色厲內荏,怒喝道:“你是何人?!為何擅闖烽燧!知不知道,依照西涼軍律,我們可以將你當場擊殺……”
陳青牛懶得跟他們解釋,二話不說掏出隨身錢囊,丟出一粒拇指大小的碎銀子,剛好拋入一只某人偷偷放回桌面的空酒碗里。
那粒銀子在大白碗滴溜溜轉動,聲響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