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娘子冷聲道,“是你!”
暗中私闖民宅的不速之客,沉默下去。
似乎好奇扈娘子的紋絲不動,那人終于笑問道:“小娘子,你為何既不轉身逃跑,又不大聲呼喊救命?”
她平靜問道:“你到底是誰?!”
憑借女子天生的直覺,扈娘子感到那人的一絲猶豫,以及斬斷猶豫之后的堅決陰狠。
他緩緩起身,打了個響指,剎那間油燈點燃亮起。
昏黃燈光映照下,兩人對視。
那人正是先前在酒肆喝酒的青衫老人,后者死死盯住婦人,從臉龐到胸脯、腰肢、大腿,眼神癡迷下流,不復見之前飲酒時的儒雅氣度。
眼前老人的視線,如蛇信舔-弄手背,讓她感到冰涼而惡心。
老人略微收斂極具侵略的視線,笑道:“老夫既然費盡心機走到這里,就絕不會給你半點機會,首先……”
言語未落,老人抬起一只手掌,驟然間五指如鉤。
她像是被狠狠勒緊脖子,嘴巴發不出一點聲響,與此同時,身形不受控制地踉蹌前行,一步一步主動靠近那位道貌岸然的老者。
“其次!”老人另外一只手,先是隨意揮袖,將婦人身后的房門關上,然后手腕輕扭,婦人剛剛想要從袖中滑出的一柄精美短刀,就離開她的袖子,轉瞬間就到了老人手中。
這一刻,她終于流露出一絲驚慌。
胸有成竹的老人低頭看了眼短刀,抬頭后譏笑道:“老夫進入軍鎮后,多次踩點,在你這棟宅子附近遠觀不說,方才還親自入酒肆喝酒,近距離與你接觸,就是為了確定你有幾斤幾兩,結果連一位武道小宗師都稱不上!真不曉得這些年下來,你如何不被別的男人夜夜鞭撻,難不成這鐵碑軍鎮的青壯漢子,都是坐懷不亂的儒家君子?!”
老人從她手中奪來的短刀,是一把女子專用的裙刀。
此物與壓衣刀一起興起于大隋,風靡朝野,雖說大隋一向崇文抑武,可絕大多數能夠冠以“華族”、“膏腴”二字的豪閥世家子,往往備有一把壓衣刀,附庸風雅。
而女子亦有裙刀,或者稱為銀妝刀,說是女子用來維護貞節,其實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在大隋王朝的權貴階層,兩情相悅的年輕男女,很喜歡互贈壓衣刀和銀妝刀作為定情信物。
美婦人被扯到距離老人不過五六步距離,滿臉漲紅,嗓音沙啞,艱難道:“你是修行之人!就不怕事后被朝廷追剿到死嗎?!按照朱雀律法,修士犯案,與庶民同罪!”
在朱雀王朝境內,只要是涉及修士行兇,各地官府一律不得隱瞞,一經發現,是朱雀王朝一等一的重罪,朝廷刑部將會聯合京城崇玄署,直接派遣相關人員趕赴案發現場,當地主官和駐守修士都要被捕入獄。當然,若是有人膽敢虛報,將尋常的世俗案件,假托修士涉案以求朝廷重視,以至于刑部、崇玄署和朝廷官衙三者都為其大張旗鼓、虛耗資源,那么下場可想而知。
在儒家和兵家這兩家同時鼎盛的王朝版圖上,法家也往往不會太過孱弱,墨家、詩家等流派則會沉寂不顯,而在南瞻部洲,朱雀王朝對于修行門派的掌控,頗有成效。
坊間傳聞在崇玄署的一座秘密大殿內,在王朝版圖上擁有基業的宗門幫派,除去諸如“宗”字輩這類龐然大物,其余絕大多數都要跟崇玄署打交道,需要在大殿各自供奉一座香爐,香爐必然有一炷香日夜不熄,等到香爐內所有都香火斷絕之時,寓意那座幫派跟朱室朝廷的香火情,已經用完了,朱雀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對那座進行打壓、驅逐甚至是剿滅,如此一來,二三流的修行仙府,會用各種手段來增添香爐內未點燃香火的數目,當然是多多益善,畢竟那炷香火的燃燒速度百年不變。于是許多仙家府邸、幫派和宗門就會派遣一定數目的各色弟子,比如去投身沙場賺取軍功,在朝廷各個衙門任職,輔弼君王,要么去地方上擔任主持、廟祝或是山長,用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