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笑問道:“孩子,掌教考考你,何謂道?”
滿臉稚氣的小道童一本正經道:“人行大道,號為道人。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陸地瞇眼道:“為何將道教經典上的‘天道’二字,擅自改為大道?”
小道童有些心虛,“師父說天地人三道,各有根祗,并無高下之分,若是只修白日飛升的‘天道’,有失偏頗。”
小道童并不知曉,在他說出“天地人”三字后,眼前這位掌教大真人暗中跺腳,山頂云海滔滔而聚,無形中遮蔽了整座云艮山。
陸地臉色凝重,“那何謂修道?”
小道童愈發膽怯,低頭道:“師父前些天正好問過我這個問題,我哪里懂這個啊,所以我這些天一直在使勁想呢,跑去藏書樓翻閱了好些書籍,也偷偷問了很多師兄師叔們,可是總覺得書上寫的,長輩們說的,都不太對。但我不過是個掃地的小道童,總覺得肯定是我悟性不夠,學問不大,讀書太少,所以一直沒敢把我自己琢磨出來的答案,告訴師父,怕師父他老人家又給人笑話,唉,師父在咱們觀內,就經常被師伯師叔、甚至是輩分更高的師叔祖,笑話的,說師父喜歡‘胡說八道’,修野狐禪,修旁門法……”
陸地有意無意瞥了眼遠處那些道士。
掌律真人馬扶風一頭汗水。
一些個小道童嘴里的“師伯祖師叔祖”,也無比尷尬。
這小道童今夜歪打正著的“告御狀”,威力巨大啊。
在觀道觀,所有道士都知道一個事實,無論是修為、劍術、道法,掌教真人陸地都要高出所有人一大截,宛如蒼天在上,眾生俯首。
一直站在人群最邊緣地帶的黃葉真人,稽首歉意道:“小徒兒童言無忌,要怪就怪貧道這個師父,胡亂傳道授業,真人們恕罪。”
資格最老的那位老真人搖頭笑道:“何罪之有?功在千秋才對!”
陸地收回視線后,凝視小道童,笑道:“你不用擔心別人笑話,只需要說出你的本心言語,即可。”
小道童似乎也感受到氣憤的凝重,捧著掃帚隨便掃了兩下,始終不敢抬起頭,小聲嘀咕嘀咕,“山上修行,可成仙。山下求真,方為道。”
天空上云海震動翻涌,如一大鍋熱水沸騰。
陸地雙
(本章未完,請翻頁)
袖悄然往下一壓,才使得那異象沒有驚擾到山上。
陸地沉聲道:“還有嗎?”
小道童始終腦袋低垂,“天道高懸頭頂,大道只在腳下。”
一座即將改名的云艮山,和四周八十座最新崛起的山峰,地脈震動。
陸地輕輕一跺腳,亦是以一身通玄達真的無上修為,壓下了這番驚天動地的大變故。
遠處道士們都被震撼得無以復加。
誰能想象,如此一粒千載難逢的道家金玉種子,就扎根在自己身邊,茁長成長至此了?
儒家研究學問,講究一個學無長幼,達者為先!
道門清凈修道,何嘗不是如此?
先前高高在上的陸地與尚未成圣的龐鳳雛,一道一儒,卻最終以平輩道友相稱,便是此理。
陸地在心中默念一聲,“無量天尊。”
就在此時。
道人突然無緣無故變了臉色,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小道士,怒斥道:“小小道童,口氣吞天,真正是胡說八道!我觀道觀容不下你這尊真神,從今日起,你就下山去,何時知曉自己錯了,再返回此山,重歸道統!一日不知錯,一日不得登山!”
小道童猛然抬頭,臉色蒼白,雙手緊緊攥住那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