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魔不兩立,姜詢你膽敢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來此,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要闖進來!兄弟們,別跟他廢話,一起動手殺了他。”
“魔教之徒,人人得而誅之!今天我便替天行道,殺了你這魔頭,為民除害!”
“……”
姜詢放聲大笑,指著臺下眾人,怒罵道:“笑話!你們這群無知敗類,滿口仁義道德,你們自詡正道,你們可知道何為正道,何為魔道?”
“我是魔頭?本公子與你等無冤無仇,你們便要喊打喊殺,試問誰才是魔頭?我看你們啊,不如廢了這一身修為,回家帶娃娃去吧。”
“說的好!你們這些雜魚真該好好思量!斷刀門是正是魔,你等蠢材有何資格評判。”
姜觀頭一次見姜詢有此番慷慨激昂之詞,心中倒是生出幾分欽佩之情。
“斷刀門真是狂妄。”譚靜薇看著臺上的姜詢,不滿地道。
夏芷雪吐出一個雞骨頭,鼓囊的小嘴囁嚅道:“真不知道你們在爭論些什么,有雞腿吃難道不香嗎?”
譚靜薇白了一眼夏芷雪,沒好氣地說,“你就知道吃!”
……
柳玉兒目光灼灼地看著葉無量,她很好奇,在葉無量的心中,正魔之分的評判標準為何。
她問:“公子,你眼里的正魔為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世間之事,無恒對,無恒錯;世間之人,無恒強,無恒弱。”
葉無量似有所悟,陷入沉思之中。
世人只道,溫良恭儉讓,禮義仁智信。
在道德準則的約束之下,才有了好壞之分,但是好壞同于正魔嗎?圣人之言難道就沒有錯誤嗎?
人心如此復雜,試問這所謂的道德準則真的能衡量一個人的善惡嗎?若一時有失德之舉,便妄自斷定人之善惡,豈非不公?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便是圣人也有犯錯的時候。
人應行正義之事,不能因一時好惡傷人性命,也不能因一時之德行,而冠人以正魔之分。
人心善變,唯有恪守善心,方能上善若水。
“那公子覺得奴家的花間派是正是邪呢?”柳玉兒問。
葉無量忽然想起蒲松齡《聊齋志異》中考城隍一篇,他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公子高見。”
柳玉兒看向葉無量的目光充滿了神采,她一改嫵媚慵懶的神態,鄭重地問:“公子的路通往何方,是想做一個執刀者,還是做個有善惡之分的好人?”
葉無量笑了笑,他無法回答柳玉兒的問題,起碼現在無法回答。
他在尋找答案,也清楚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里,不僅他要變強,身邊的,那些他所信任的人也要變得更強。
“弈墨李商,特來向姜道友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