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想和劉光世直接交手也是非常不容易,畢竟劉光世逃跑水平第一流,別看他的部隊人數非常多,可跑起來速度非常快,連金軍都追不上他們。
就是這樣一個逃跑將軍,竟然位列中興四將之一,有什么貓膩嗎?
這只能說劉光世運氣不錯,有時誤打誤撞竟還立了大功。
首先他年輕的時候,鎮壓方臘、對西夏、遼國的作戰多次立下戰功,最出名的是在杏子堡大敗西夏軍。
其次他手握重兵,雖然他畏金情緒很濃,手下的軍隊紀律渙散,但宋廷還不得不經常封賞他,連他犯了事要處理他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他的部眾叛國投敵。
最重要的還是劉光世做對了一件事。
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發動政變,成功囚禁趙構以后,卻忌憚威望極高手握重兵的劉光世會隨時打過來,為了收買劉光世,苗傅、劉正彥假借皇帝詔令,破格提拔劉光世為太尉。
關鍵的時候,劉光世腦子還算清醒,毅然率兵勤王,與韓世忠齊心協力,成功平定了這次叛亂。也因此,趙構對劉光世很是感激,事后劉光世本人也因這個功勞被封為名副其實的太尉。
盡管劉光世一生都在逃跑,但毫無疑問,他是真的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叛軍愿意死心塌地跟著他,跟著他,生命才有保障。
但這也埋下了一個隱患,劉光世的部隊,只忠于劉光世一人。
紹興七年,朝廷將劉光世調離了他的“劉家軍”,派兵部尚書呂祉擔任了監軍官。
呂祉一介文官,根本鎮不住如狼似虎的劉光世手下。
岳飛鎮得住,但趙構和宰相張浚卻擔心讓岳飛接管“劉家軍”,岳家軍進一步壯大,日后岳飛變的野心膨脹,無法駕馭。
呂祉統軍無方,多次與手下將領起沖突,還威脅要撤掉他們的兵權。
后來沒過多久,劉光世的老部下,酈瓊、王世忠、靳賽等人發動叛亂,殺死呂祉,帶領全軍四萬多人,并裹脅當地百姓十多多萬人,一起投靠了金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偽齊,史稱“淮西兵變”。
這次兵變的后果十分嚴重,四萬多精兵強將的去留,一長一消,宋金軍事實力發生了很大變化,南宋在江淮一帶驟然失去防守屏障,打亂了南宋的全盤軍事部署,給北伐反攻造成了極大掣肘。
這也導致趙構從此不再相信手下這些武將,寧可與金國議和,也不能讓手下的軍隊成長壯大,所以秦檜在這個時候進入了宋廷的核心領導層。
要不是李寺的到來,秦檜還將和趙構過著沒羞沒臊的屈膝求和的幸福生活。
李寺一提起劉光世,趙構就一肚子的火。
“不用說了,逃跑是最可恥的事情!”
李寺總結道:“你看,爭功和逃跑都很可恥,那我們就該原地不動嗎?不對,這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指揮調度的問題。”
“這我自然知道,所以這個統兵大將尤為重要。”
“不不不,”李寺搖了搖食指,“你還沒領會到其中的核心問題,統兵大將固然重要,可是底下的將領不聽號令,你也沒有辦法。”
雖說軍令如山倒,可是你阻止不了有些將軍一意孤行,這還是牽扯到人力資源的管理問題。
也就是說,在出征前,就要考慮到將軍們的個人性格,以及預判他在某些戰事中會做出的違抗軍令的行為。
否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古代的戰爭,還得仰仗將軍的個人素質。
與李寺一番對話,讓趙構對李寺的軍事素養肅然起敬。
“老李啊,你看問題這么到位,有沒有興趣去軍中歷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