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不是有勇無謀之人,他單看這天下大劇院的排場,就知道李寺不是等閑之輩。
能掛“天下”二字,當今皇上還把這么重要的宴會設在這里,李寺和皇上的關系也非同一般,所以李寺的身份,至少非富即貴。
而跟隨岳家軍出征,卻有生命危險,任何一個精明的商人都不會如此的魯莽。
“將軍,人生在世,錢財不過是糞土,名聲也只是浮云,大丈夫,當建功立業,馬革裹尸,有國才有家,你說我說的對嗎?”
李寺知道岳飛喜歡什么樣的話語,于是就滿嘴的壯懷激烈。
岳飛哪里經得起李寺的這般吹捧,他拉著李寺的手感嘆道:“老弟乃真男人!我岳飛愿與你義結金蘭,不知你可愿意?”
李寺看了看胖胖的岳飛,心里樂開了花,能和岳飛結為兄弟,那可是值得吹一輩子的榮耀,至少在宋朝是的。
“大哥,小弟愿輔佐大哥踏平北方,盡收故土……”李寺差點把迎回二圣也喊了出來,但是他沒被激動沖昏頭腦,岳飛死就死在迎回二圣四個字上。
趙佶已經死了,趙桓還抓在金國人手里,岳飛迎回二圣的愿望是實現不了了,但是他迎回二圣的口號卻時刻刺激著趙構的脆弱小心臟。
趙構一定無時無刻不在想:媽了個八字,老子當皇帝不好嗎?你迎回二圣是要把天下搞亂嗎?
但無論如何,李寺徹底征服了岳飛的心,他拋出的幾句話直擊岳飛的心靈最深處那柔軟的地方: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李寺舉起了酒壺,他剛剛出門特意帶了一壺酒,目的就是要和岳飛喝一杯。
“來,大哥,一起喝了這口酒,我們就是兄弟了。”剛剛出門走的急,李寺忘帶了酒杯,只能是吹瓶了。
“老弟,你這酒有點烈啊……”岳飛抓過酒壺喝了滿滿一口道。
李寺看得嘖嘖稱奇,岳飛一口下去,酒壺空了一大半,他這一口至少喝了半斤。
看來軍中無酒不歡,酒囊飯袋估計不少,能做到將領級別,酒量至少一斤起,當然,這個一斤酒量指的是御湖春這樣的五十度以上的白酒,那些劣等酒,估計和喝水差不多。
李寺只拿起酒壺意思了一下,跟岳武穆比酒量,那應該是找死。
竹林中有個石桌,圍著石桌有四條石凳,李寺和岳飛坐了一會兒,說了會兒話,李寺就勸岳飛回去看演出。
“行,這回就信老弟一回,打了一輩子仗,我就放松放松。”
岳飛和李寺勾肩搭背,并排走著,回到了劇院的大廳。
中興四將里,岳飛是資歷最淺的,他雖然尊重其余三位大將,但是卻因為性格的問題,和其余的將軍有些格格不入,李寺是知道這點的。
尤其是岳飛和張俊的關系尤為復雜。
早年間,岳飛曾是張俊的手下,張俊比岳飛大了17歲,當岳飛還是一員小將的時候,張俊已經是戰區統帥了。
一開始,張俊也很賞識和器重岳飛的軍事才能,甚至曾經還專門跟岳飛做過一次長談,并且在報功的時候,多次把岳飛報在前面。
在張俊的操作下,岳飛升的很快,而岳飛自己也很爭氣,竟在短時間內憑借軍功和老領導平起平坐了。
之前張俊一直是處于上級的層面,對岳飛極盡提鞋,但是當岳飛的地位像坐火箭一般飛速上升時,張俊就有些嫉妒了,他心里也對岳飛越來越不滿。
岳飛對張俊的心態變化也十分了解,他不斷的給張俊寫信,表示自己一直對自己的老上級懷有敬重之心,希望能夠化解張俊對他的看法。
岳飛曾寫了三十多封信向張俊示好,然而張俊一封信都沒有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