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等是婕妤,正三品,共設九人。婕妤是宮中嬪妃的職稱,漢武帝設立,原來是皇后以下最高位。漢元帝設昭儀一位于婕妤之上,婕妤自此成為第二等。
第五等是美人,正四品,共設九人。美人,是女官名,也是皇帝妃嬪稱號。西漢開始始制,漢宮嬪稱號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宮廷中皆有美人名號。
第六等是才人,正五品,共設九人。
第七等是寶林,正六品,共設二十七人。
第八等是御女,正七品,共設二十七人。
第九等是采女,正八品,共設二十七人。
盡管韋氏升級到了婉容,是正二品的大女人,但是她并不受待見,趙佶很少來寵幸他。
她一年連一次見到趙佶都沒有,有一次還是喬貴妃請客,讓韋氏作陪,才讓韋氏見到了趙佶,可是趙佶很顯然記不得她了,席間問道:“這位是?”
韋氏好不尷尬,喬貴妃連忙幫腔道:“這是構兒的母親啊。”
“哦……”趙佶因為九皇子才記起了他的母親,趙佶自己也很尷尬。
趙構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常年見不到自己的父親,導致他的心靈十分的敏感,也很好強,所以在所有皇子當中,趙構一枝獨秀,除了繼承了趙佶的文化基因,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好膽量。
后來在金軍圍攻東京,向宋廷索要人質時,趙構挺身而出,代表皇室前往金軍大營。連當時的金軍統帥撻懶見了趙構,都被他的氣質折服,聲稱這肯定不是宋國皇室的羸弱皇子,要求換人。
趙構平安回國后,成為了大英雄,韋氏也因此升級到了賢妃。
但是好景不長,隨后韋賢妃就隨宋國皇室被金軍擄掠到了北方,受盡凌辱。
韋賢妃這樣的成長歷程畢竟是少數,要飛上枝頭變鳳凰,宮中的女人都要經歷層層選拔,也就是選妃制度的優勝劣汰。
宋朝秉承了唐朝一部分的后妃制度,沿襲下了一年一度的選妃制度。而這選妃,也有講究,分為貌選與才選。
顧名思義,貌選是以容貌為武器,可得皇上寵及一時,卻也免不了人老珠黃。而這才選,則是以才智取勝,而才智是宮斗的必勝法寶,可參加才選的小姐們,也免不了斗到底,也見不得皇上一面。
總之,既然入了宮門,一切造化就要看小姐們自己的了。
每年由各九品官員以上爵位中挑出一名家中的小姐進宮,稱之為"良人"。這些良人經過考官的仔細篩選仍有幸留下者,便可到達掖庭宮。
到了這里的良人就正式進入升級過程,可選擇"貌選"與"才選"。選擇“貌選”會成為"美人",選擇“才選”就成為了"才人"。
成為才人后,則可搬到掖庭宮的東苑,而成為美人后,便搬到掖庭宮的西苑。
成為才人或者美人后,并不是無所事事。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也要經過考核。
考核晉級的便可到神龍殿參加殿試,上殿后根據你幾日來的表現冊封。
表現為"合格"封為婕妤,"良好"封為婉儀,"優秀"封為修儀。
能否給皇帝侍寢就純靠運氣了,這一批妃子每日將自己的綠頭牌放至延嘉殿的西房,若有幸抽中,便到華清宮沐浴更衣。接著再到延嘉殿的東房待駕。
這一晚,是最關鍵的一晚,若能懷得龍種,那以后自有機會再晉級,若是肚子不爭氣,那就只能在冷宮中空耗一生,除非皇帝再次寵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