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戰馬清一色被釘上鐵馬掌,每一匹馬有皮革做的簡易馬鞍,以及繩索暫做而成的馬鐙。
正規的騎馬用具還在各個手工作坊中加緊制作,它們主要是皮麻混合,一旦做好立刻供應部隊。
新騎兵的首要任務僅僅是學會騎馬,這對極為年強的男孩是很大的挑戰。
他們要學著和自己分配的馬匹構建親密關系,學會坐在簡易馬鞍上忍耐臀部的不適,更要適應馬匹運動時的顛簸,乃至是學會突厥語的馭馬詞匯。
卡甘和他的佩切涅格最精銳的騎兵們是很好的教練,而留里克本人也騎在馬背上,作為最佳的監督官。
經歷了最初的七天特訓,孩子們頻頻墜馬,多虧墜在的都是較松軟的雪地上,有人受了輕度內傷卻也僅僅是如此了。
大部分孩子渴望成為威武無敵的騎兵,即便是墜馬了也拼命爬起來。
悟性好的孩子第一次騎在馬背上,拽緊韁繩、雙腳再蹬好繩套,整個人就像是長在馬背上一般。
悟性差的人就只得多加練習。
公平的說,佩切涅格人從一開始就知道羅斯人買馬的目的,對待遠方的朋友他們深知必須保持厚道,如此方可順利換到部落聯盟急需的一批戰略物資。卡甘領銜這次國家級任務,當各部落拿出自己的馬匹后他都甄選了一番,將其中年輕又溫順的選出來。
沒有一匹劣馬被輸入到羅斯,或者說佩切涅格人的草原突厥馬天生的性子就偏溫順。
佩切涅格人輸出馬匹的主要血統就是一種更古老的蒙古馬,又混合了少量大食沙漠馬的血統。溫順的品相沒有變化,馬匹的綜合素質有了小部分提升。也恰是這種血統,耐寒又耐力驚人,這才可以持續行軍三個月抵達諾夫哥羅德。
一路上的消耗使得所有的馬匹都變得消瘦太多,它們逆著河流行進,一路靠啃食河畔枯草補充能量。
當它們抵達目的地后大部分馬匹是無法騎乘的,它們被約束在溫暖圈舍中,被投喂大量的燕麥和胡蘿卜,體能得以快速恢復。
直到現在,被羅斯人買下的馬匹仍是好吃好喝的供著。
近月以來,馬匹與它們的新主人忙于訓練,與最寒冷的一月底和二月初做高強度騎兵訓練,至少卡甘以他的認知一直覺得這很荒謬。天氣太冷,馬匹在戶外亂跑會瘋狂掉膘。
卡甘面對全新的情況已經完全閉嘴,只因羅斯人有的是燕麥和小麥,在飼料的投入上自己的留里克兄弟是真的舍得。
每一匹馬長長的鬃毛被它們的主人打理成奇奇怪怪的辮子,一如他們主人自己的面貌。
所有的維京系民眾對自己的頭發和胡須有著特殊的執念,即便是孩子,他們的下巴長出金色絨毛就開始續胡,當足夠長了就扎起來,好似微小的纜繩。
馬脖子的長長鬃毛如出一轍,富裕一些的孩子還可以加上了鉆孔的琥珀片,或是單純的鉆孔玻璃塊,即是美觀,也是作為標識物以證明此乃自己的坐騎。
年輕騎兵的訓練熱鬧極了
數百名騎手在城外騎馬奔走,由于距離春耕尚早,所有平整的田地都被積雪覆蓋,留里克毫無顧忌地令自己的新騎兵們在更廣袤的世界奔走。大量的馬糞直接留在尚未化雪的田里,它們可是一種寶物。